中国江西网北京讯 特派记者叶新阔报道:近年来,屡屡发生的非法“校园贷”给大学生、家长和校园安全带来严重损害,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全国两会期间,非法“校园贷”也成为人大代表们的热议话题。3月17日,全国人大代表、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整治“校园贷”乱象要“疏堵结合”,多措并举。
针对频繁发生的非法“校园贷”事件,2017年,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多次发布关于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疏堵结合的政策,暂停非持牌金融机构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可以说,通知的发布,对非法校园金融机构起到了较好的管控作用。
“禁止网贷进入校园的新政推出之后,因非法校园贷引发的恶性案件也明显减少,校园金融行业的乱象明显好转,我们在‘堵’这一侧的工作成效显著;但是,在对‘疏’这一端,各大持牌金融机构的动作不大,尽管推出了一些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产品,但在大学生群体中知名度低、使用率低、手续复杂,大学生合理的消费需求要么被抑制,要么转向我们最不情愿看到的地下非法高利贷。”罗胜联表示,2018年,各大高校将迎来第一批“00后”新生,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将从95后逐步向00后转换,他们的成长经历决定了消费观、价值观跟上一代可能有所不同。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