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工作检查是一个老话题,但最近《人民日报》刊登的两条消息,却让人眼前一亮。一条消息说的是四川省明确规定,今后上级机关对下级检查工作时,检查组成员所开支的食宿、通讯和办公费用,一律由省财政支付,检查组人员不得在被检查单位和地区报销任何费用。另一条是安徽省合肥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审议通过的《合肥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中规定,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今后“同一机关检查同一企业,一年不得超过一次”,同时还规定了检查备案制度、检查通知登记制度、检查报告制度等。
这两条消息告诉我们一个信号:一些地方上级对下级的检查,已经很“滥”;有些地方下级对于上级的检查,已经很“烦”;乱检查问题已经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解决乱检查这个问题,现在也已经找到了有效的办法。四川省的规定,就是一个妙招,今后无论乡镇还是县市,在接待各种各样的检查时,都可以不用支付吃喝、住宿、娱乐和其他活动费用了。所有的检查都由检查组“一律自费”,这不仅是对当地企业和基层单位的一大解放,而且也是转变这些地方政府职能、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大进步。
笔者在县政府机关工作多年,接待过无数次各种名目的检查。依据其检查的效果,可以把这些检查分为三个层次。
一曰有效的检查。某日,一镇干部向县里打来电话,说省里的一个检查组已到了他们镇的某个村,正在挨家挨户地找农民调查走访。县领导一听着急了,赶快派人前去联系,请检查组的人员中午到县政府招待所吃饭。可检查组人员说什么也不来,并一再声明这次是“随机抽查”,检查组人员全部“自带干粮”。这样的检查,效果肯定好,应该大力提倡。
二曰走过场的检查。这样的检查很多,大都是先发一份通知,或者是先打一个电话,说某检查组某日要来检查。这样下边就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走哪些路、看哪些点、查哪些账、听哪些人汇报、请哪些人座谈、找哪些问题和经验,都准备得清清楚楚。检查组一来,则全部“按程序办事”。双方心知肚明,你要看的,都是我准备好的;你准备好的,才是我要看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吃好、喝好、住好、玩好,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你好我好、皆大欢喜。
三曰添乱的检查。笔者曾经接待过这样的检查组,刚来的时候态度严肃,工作认真,并且很快发现了一些很严重的漏洞和问题。他们说,要马上回去向主要领导汇报,看这件事情怎么处理,要么内部通报,要么公开曝光。因为涉及给全县“抹黑”,县有关单位的领导害怕了,急忙找人“请教”。结果,没过一个小时,这事就给“摆平”了,办法是给检查组的车里装满了山珍海味、精品香烟等。还有些检查组人员,到下级检查时便拿出一叠发票让你报销。这样的检查,基层人员深恶痛绝。
年终又来临,不少人在想,对各种各样的检查组,我们也有必要进行一次年终的“评比”和“检查”,看哪些检查是清廉高效,哪些检查是走过场甚至是添乱的?看哪个检查组下去检查时吃了基层多少饭、花了基层多少钱、添了基层多少麻烦?“添乱”是违纪,“走过场”是失职。只有提高年终检查的层次和境界,检查者彻底摈弃私心杂念,切实对工作负责,这样的检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才能真正让基层心服口服。(唐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