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我们携手一起共渡难关!旱魔肆虐江西之际,本报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并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7日,本报“抗旱大篷车”满载着饮用水和防暑药品等抗旱物资,顶着炎炎烈日,驱车数百公里,来到灾情严重的樟树市昌傅镇朱家村,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
村民从本报“抗旱大篷车”上搬水
大人们开心地喂孩子喝水 记者王东摄
村民当场痛饮
村民领到水后乐开怀
■现场
村民畅饮爱心水
一车饮用水送往灾区
“润田公司作为一家知名企业,在江西一些干旱地区百姓饮水出现困难的情况下,有责任帮助干旱灾区的百姓渡过难关,帮助百姓一起抗旱。”江西润田天然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周君表示。
7日9时许,记者在江西润田天然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丰城基地现场看到,公司的几十名员工正在紧张地将连夜生产出来的1.25L的大瓶装纯净水搬上车。该公司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车水总货值有6000多元。随后,一车满满的润田水经过几百公里的颠簸,于当日12时30分送到受灾最严重的樟树市昌傅镇朱家村。昌傅镇甘镇长表示,感谢信息日报社及企业送来的爱心水和药品,我们会将这批物资发放给实际需要的村民。
村民自发到村口迎接
本报“抗旱大篷车”赶到樟树市昌傅镇朱家村时,已经到了中午,虽然天气特别炎热,当地的老百姓仍然站在村口等候。一村民告诉记者,听说信息日报社组织一批爱心企业,会送来一批饮用水和防暑降温药品,村民非常高兴,自发来村口,放起了鞭炮迎接。
村民畅饮爱心水
村民自发将本报送来的水和药品搬下车后告诉记者,这批水就是一场“及时雨”。一位70多岁的村民实在太渴,打开一瓶水迫不及待地张嘴就喝。他告诉记者,70多岁第一次喝上这么好的水。一位叫付福英的村民,见自己的孙子很想喝水,就给他拧开了一瓶,小孩喝了几口后,还不舍得放下瓶子。
每家都能分到水
该村一些村民告诉记者,朱家村总共有18户人家,大约有80人。村民每天要到一公里外的邻村去挑水喝,真没有想到,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信息日报社给他们送来了纯净水。随后,当地村民将水和防暑药品进行了统一登记。该村负责人告诉记者,每户人家都能分到几箱水。
■灾情
樟树旱情仍将加重
据悉,整个昌傅镇有4.4万亩的田地,现有1.07万亩严重干旱,22个行政村出现不同程度饮水困难。如果仍没有雨,旱情将进一步加重。截至6日,樟树市农作物受旱面积35.24万亩,农村饮水困难人口2.77万人,已投入抗旱资金1400多万元,因旱造成该市经济损失1.38亿元。全省受旱面积1299万亩,仍有108万人因旱发生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
抢种的二晚难保
“趁着水库里有点水,抢着把二晚插下去,本想老天会下点雨,保住已经在田里嫩绿的秧苗,但等到现在,一滴雨也没落下来。”昌傅镇朱家村村民朱发根称。在接受捐赠物资的现场,一些年长的村民说,今年没雨的天气居然持续40多天,实在是罕见。
昌傅镇党委书记关菊华无奈地表示,上周末周边新干县等许多地方都下了雨,但就是没有云积聚在我们镇的上方,一点雨都没落下来。关菊华告诉记者,经过全镇上下的努力,能改种的经济作物已种下,能插的二晚也成功插下去,但现在面临新的问题,就是让种下去的农作物成活。以前有水库的水可供调度,但目前水库的水基本上用得差不多了;前期打井时,一般都会有水,现在不一样了,很难寻找到水源,花了精力、花了钱,找不到水也是常事。
■爱心
南昌一老师欲捐500元
自本报推出爱心捐赠热线后,有不同年龄及行业的人士致电咨询,想为灾区奉献一份爱心。7日,南昌市少年宫周老师致电本报说,灾区的情况牵动着我的心,将拿出500元捐给灾区。周老师表示,虽然我的工资每月1600元左右,但我想尽自己的薇薄之力帮助旱区灾民渡过难关。
为此,本报特别告知读者,捐款将直接打入樟树市慈善会账户,我们会择期进行监督,此外爱心人士也可直接与本报联系,我们将上门接受捐赠,让你们的每一分钱都送到急需资金的村民的手中。
●账户名称:樟树市慈善会
●开户行:中国银行樟树市振中分理处
●账号:74210 5919508091 001
●本报爱心热线:0791-6849747、13870681454、13970945547
■记者秦谦、吴欣荣 实习生 钟显庭/文 记者王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