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罗传彬 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廖根水 省航务管理局副总工程师
涂春如 省航运管理局航管科科长
魏桂生 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执行策划:本报记者 李晚成
主持人:本报记者 张雪
摄影:本报记者 朱文标
主题:
2007年12月20日,赣江南昌站水位创下历史最低纪录13.61米;2008年12月21日,赣江八一大桥段又出现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水位——13.54米;今年1月23日,赣江水位为13.27米,10月22日为13.22米,一年两创历史新低。
历史最低水位频频改写,而且时间从12月提前到了10月。是什么原因导致历史纪录不断改写?江西母亲河的日渐“消瘦”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赣江水枯,我们该如何应对?10月23日,本报邀请有关人士走进《江报直播室》,为读者解答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直播现场。
外景采访。
10月23日,在南昌市豫章大桥下,几名群众赤脚走在干枯的赣江上寻找河蚌。本报记者梁振堂摄
枯水,再创历史水位最低纪录
镜头一:赣江水位不断下降,南昌大桥已露出全部桥墩,一些市民甚至在裸露的江洲开地种菜。
主持人:请问赣江水位现状如何,目前造成哪些影响?
罗传彬:当前赣江水位处历史最低水位,2009年两次突破了以前的纪录,原来在12月或1月才会出现低水位情况,今年10月份就出现了。2000年以来赣江水位连年下降,而且每年都创新低。2001年的历史最低水位还在16米以上,2003年大旱突破了16米,为15.9米。2004、2005年历史最低水位则突破了14米,2007年达到了13.61米,今年10月22日为13.22米,达到历史最低值,如果天气仍然持续干燥、缺少降雨的话,还有可能突破13米。
其实不光是赣江,江西主要江湖目前都处在历史最低水位,并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除了供水、航运等受直接影响外,凡跟水有关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直接或间接影响。比如鄱阳湖水体水量减少,肯定会影响水质,造成湿地面积减小,候鸟的活动区域缩小,水生动物包括一些鱼类也相应减少。很多靠打鱼为生的人们将面临生计问题。另外,生态环境问题会陆续显现出来。江西主要是以水稻为主,干旱对水稻的影响已成定局。
主持人:江西被称为“江南水乡”,如今,水乡陷入了枯水的尴尬。
罗传彬:江西属于南方省份,总体来说,江西并不缺水。据统计,江西一年的平均降雨量大概在1600毫米左右,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拥有量都在全国排名前十。但是由于江西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的关系,江西的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变化非常大。上世纪90年代是江西的丰水期,多次出现大涝。2000年以来降雨量基本偏少。今年1月份到现在为止,降雨量比其他年份偏少20%。近10年来,江西都处于枯水期。但今年从水量上看还不是历史最少的年份。水位屡创新低,跟近几年赣江河床下切厉害也有很大关系。河床下降,水量虽没有减少,但水位却跟着下降。
航道,多方联动努力保畅通
镜头二:赣江水枯,造成航道不畅。为防止大量船只在赣江搁浅,我省海事部门出动监督艇,24小时在赣江水域巡逻,监督管理船只合理配载,严查无证无照船只,引导船只安全通行,并及时为有需要的船只提供救助。
主持人:请问,赣江枯水严重影响航道,为保证航道的通畅,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廖根水:高温少雨,加上中上游雨水偏少,导致赣江水位不断下降。尤其是10月份,水位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我这里有一组数字:赣江水位从10月1日到11日,仅仅10天就下降了2米;11日到21日,这10天时间又下降1.6米,赣江提前两个多月进入枯水期,使赣江中下游许多船只搁浅。
涂春如:赣江是江西最主要航道,我省水路运输的物资80%以上都要经过赣江。特别像赣州、吉安、宜春这些地区的木材、粮食、化肥、沙石等向外输送都要经过赣江。
今年的枯水期来得比较早,给水运带来很大影响,不少船舶严重受阻。到10月15日,受阻的船舶有51艘,其中重点船舶43艘,重要船舶载货量2万多吨,船舶受阻最长时间达到两个多月,给船员生活和货运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航运公司的利益受损,信誉也受到影响。为解决通航问题,我们紧急向省防总求助,协调省电力公司解决通航问题。省防总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下达了调水命令。从10月19日下午1时30分至20日凌晨1时30分,万安水库按照1500立方米/秒的流量放水。放水过程中我们还采取了全程跟踪服务,引导船只,目前,受阻船只全部顺利地通过了赣江。
主持人:万安水库放水能解一时之急,而要更好地保证航道畅通,当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廖根水:为确保赣江航道的畅通,我们航务部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指挥部;仅南昌段,每天都有十几艘船,100多名航道海事人员在现场执行通航维护任务;及时调换挖掘船,疏通重点浅滩;及时加强航标流入环节工作;通过信息平台,向航运单位和船员及时报告情况。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加上广大船员的积极配合,没有出现大面积停航状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确保了赣江的畅通。
涂春如:我们拟研究建立定期放水制度,根据船舶在赣江航道上受阻的情况和时间,到了一定量一定时间,协调相关部门放水,解决通航问题。这个措施如果能够实现,可以为枯水期船舶通航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航运部门在枯水期将严格要求控制船舶的配载,降低船舶吃水深度,保证船舶航行通畅。
民生,克服压力保障供水
主持人:赣江不仅是重要的航道,还是两岸千万江西人饮水水源。就南昌而言,目前的赣江水位,有没有对供水产生影响?
魏桂生:历史最低水位的出现给南昌市供水造成了一定压力,但尚在可控范围。由于从2001年以来,赣江水位一直比较低,为保证百姓饮水不受影响,我们投入大量资金,对南昌供水公司的五大主要水厂进行了改造。目前,只要赣江水位不低于12.8米,我们就能保证市民正常饮水。
主持人:为了保证市民饮水,我们还将采取什么措施?
魏桂生:为保障市民饮水,南昌市未雨绸缪,正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城市供水安全。10月9日,南昌市青云水厂开始了临时取水泵房工程建设,在取水点赣江边安装三台临时取水泵,可保证赣江水位在11米以上的正常取水,工程预计在下月12日左右建成;下正街水厂水源改造工程也于10月16日开工,该工程投资1786.28万元,预计在明年春节前完工;供水公司还制定了生产调度方案,保证公司几大主力水厂24小时不停运转。
下一阶段赣江水位如果低于12.8米,我们还会启动保障供水应急预案,适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正常供水。
应对,共同为母亲河“解渴”
主持人:面对赣江水枯,我们市民需要做些什么?
魏桂生:对我们市民来说,赣江是我们的母亲河,面对赣江水枯,要积极倡导节约用水。只有大家注意节约用水,水才能被更好地利用。只有建立科学用水体系,有效地利用水资源,赣江才能可持续地发挥母亲河的作用。
主持人: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运的地位日益凸现,为发挥赣江水运的作用,我们有何重要举措?
廖根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水运的优势,对加快我省发展尤为重要。当前,我们的重点在赣江和信江两个主通道。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赣江、信江航道的整治,按照国家二级标准开展航道整治工程,力争让我省水运有更大的发展。目前,我们的主要工作还是确保赣江在枯水期间的畅通。
主持人:面对赣江年年水枯,政府部门还应做哪些努力,为母亲河“解渴”?
罗传根:在大家心目中,江西水多,洪涝灾害比较频繁,但是干旱灾害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旱灾虽然没有洪灾那样迅猛、触目惊心,但它带来的影响不亚于洪涝灾害,而且干旱是一个长期的影响,延续性比较长。
为此,我们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积极应对赣江水枯。除了航道和供水方面,水利和防汛等许多部门都在努力。赣江水位低跟三峡工程蓄水有一定关系。为缓解长江中下游以及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趋势,目前,三峡正加大泄流量,按照不小于每秒8000立方米的流量控制下泄,这个水量对缓解赣江水位进一步下降是有好处的。同时,我们加大了枯水期的检测和水量的调动。万安水库作为一个长期的应急水源,可以缓解用水难的问题,尽管它今年蓄水不是很多,当前的水位并不很高,但是如果赣江下游水位持续下降还需要用水,我们还会调动它的水源。另外赣江沿江以下,很多地方也面临用水问题,农村很多水井的水位也在下降,现在政府购置了专门的用水车去送水,解决饮水问题。
为根本解决赣江水枯问题,从中期看,我们沿江各大水厂要对取水口进行改造,想办法把水取上来;从长远看,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工程性措施扭转这个局面。当前我们正在峡江新建一个水利枢纽工程,今年下半年已开工,建好后,能提供一个重要的应急水源。我们还在开展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如果该工程能够建成,鄱阳湖、赣江的取水状况可以得到根本性改变。
本期《江报直播室》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直播期间点击率达到13万人次。登录大江网(https://www.jxnews.com.cn),即可在网上收看本期《江报直播室》的实况。
本节目现场文字录入由“江西速记学会”提供
《江报直播室》是江西日报和大江网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个报网互动视频直播栏目,为进一步加强与网友、读者的互动,我们真诚地向你征集话题,并希望得到你的意见与建议。联系电话:13870697972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直播 策划 船舶 视频 视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