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讯 记者郑荣林报道:12月21日晚22时40分,记者了解到,出于工程需要和安全考虑,八一大桥原定于今天对冬至扫墓专线公交车临时开放的计划被取消。原因是大桥伸缩缝混凝土因养护周期不够,强度未达到通车要求。但行人和非机动车今天仍然可从八一大桥通行。
当晚20时,记者致电八一大桥维修加固工程项目部副经理陈月新时,他正和几十名施工人员在八一大桥上为原计划临时部分开放通行作最后的准备,用厚钢板遮挡住伸缩缝混凝土,行人、非机动车辆与公交车各走一边,避免发生交通堵塞等。但最终,经慎重考虑,有关部门还是决定暂不开放大桥。因为桥面沥青摊铺后,伸缩缝最少需要一周的养护时间,养护周期不够,强度就不能达到通车要求。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扫墓公交专线在市内设的4个发车点位置不变:塘子河、军转大厦、坛子口、中山桥,但车辆均要绕行南昌大桥或英雄大桥。安全第一,请广大市民予以理解和谅解!
通行
混乱
相关新闻
许多人来来往往上班上学 非机动车进进出出见缝插针 施工受影响安全存在隐患
八一大桥通行还请耐心等待
本报南昌讯 记者张绪鸿报道:出于施工要求,更出于安全考虑,原定22日临时通行公交的八一大桥没能如期开通。不过记者发现,好奇而又性急的市民早些天就以各种方式走上了八一大桥。
“12月18日下班回家时,我看到有人骑车上桥,我也骑电动车跟着,竟然发现从非机动车道可以上桥去红谷滩。”家住红谷滩的宋先生“阔别”八一大桥半年后,再次从桥上下班回家,心里按捺不住激动,边走边在桥上东张西望。这天,宋先生从阳明路回家耗时14分钟,而平时他从南昌大桥绕行需要40分钟左右。
站在桥上,记者看到非机动车进进出出、见缝插针。看来,不只宋先生一个人发现了这个“秘密”。
21日早晨,家住昌北丰和新城小区的田女士,步行通过八一大桥,送读三年级的小孙女到豫章小学上课。田女士说:“坐公交车从洪都大桥绕路到学校将近50分钟,我们步行过桥只要半个小时,我就当锻炼身体了。”
随着太阳越爬越高,到八一大桥上来的人就不只是往返于大桥两端的上班上学族,还有平时在八一大桥底下打牌跳舞的老人、好奇的居民、外地的游客。在八一大桥两端,很多电动车和摩托车从小通道进进出出。与此同时,上百名施工人员夹杂其中,施工车辆来来往往。
行人和非机动车“提前通车”,对大桥的最后施工有影响吗?一名正在人行道上铺设红色塑胶的师傅说:“怎么会没有影响呢!我昨天铺的塑胶,本来需要养护两三天,可是这上面的人太杂了,已经被人踩得不成样子,我们必须重铺。”唐师傅是负责在桥上运送施工材料的司机。他说,很多行人和非机动车司机忽略了这里还是工地,他开车时只好小心翼翼,就怕哪个地方会突然冒出不速之客。
八一大桥维修项目部的陈经理说,从18日上午摊铺沥青开始,一些行人和非机动车陆陆续续上桥过江。他们设在大桥两端的钢管铁架隔离护栏,累计24次被人拆散或移开。
那么,大桥两端能否全封闭施工呢?陈经理说,由于摊铺沥青和运送其他材料,工程车来来往往,很难做到封闭,一些行人和非机动车趁机就跟着上桥了。广大市民希望早日通行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欲速则不达,不管是从个人安全角度,还是配合施工角度,希望行人和各种非机动车辆都不要上桥,再忍耐几天。
图片由本报记者张绪鸿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