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气候中心通报“江西省2009年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大江网讯 记者时雨摄影报道:2009年夏季,江西的高温天气致使江河水库水位频创新低,农村的土地干涸,城市居民饮水困难,这一年的干旱让人记忆深刻!1月4日,记者从江西省气候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中心罗列出“江西省2009年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中,除了干旱之外,汛期降水偏少、罕见强对流天气、频发大雾天气等也成为2009年的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据江西省气候中心主任殷剑敏介绍,2009年江西省平均降水1408mm,较常年偏少1.6成。平均气温为18.7℃,较常年同期偏高1.0℃,气温之高,为1959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第3位,仅次于2007年和1998年。春播期天气属一般偏好年份,部分地区出现了轻度春寒;汛期降水略偏少,但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山洪地质灾害和内涝;伏秋期台风影响次数偏少,全省秋旱严重;入冬以来天气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发生较频繁。
汛期降水偏少 但短时降水强度大
据殷剑敏介绍,2009年4月1日-7月3日江西省平均降水为630mm,较历年同期偏少1.7成。6月30日-7月3日,江西自北向南出现大到暴雨天气,部分地方出现大暴雨,局部乡镇遭到特大暴雨袭击。此次暴雨过程先后有37个县市出现暴雨、28县市出现大暴雨,南康、信丰和大余日降水量突破当地历史记录,这是江西2009年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江西省气象台历史上首次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强降雨导致赣江支流章水窑下坝站出现历史第一大洪水,袁河宜春站出现历史第二大洪水。萍乡、大余、崇义、南康、信丰等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并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台风影响少 罕见秋旱肆虐江西
据介绍,2009年没有台风直接进入江西,仅受“浪卡”、“天鹅”、“莫拉克”外围环流影响,降水明显偏少。8月1日至11月10日,江西省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4成,特别是9月1日至11月5日,江西全省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第二高位。
气温高降水少致使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秋旱,鄱阳湖比常年提前两个月进入枯水期,赣江部分河段最低水位创历史新低;部分山丘岗地水库、山塘干涸;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在2009年,江西各地气象部门实施飞机增雨作业16个架次,开展地面高炮、火箭人工增雨森林防灭火、抗旱和防雹作业1889次,累计受益面积约78.7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量31.3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16.5亿元。
秋季遭遇罕见强对流天气
殷剑敏介绍,11月9日江西省出现了大范围强对流和雷暴天气,11月9日凌晨到10日8时,江西省普遍出现雷阵雨,闪电次数达3167次,有13个县市出现8级以上雷雨大风,7个县市出现1小时30mm以上的短时强降水天气,强对流天气范围之广,以及雷雨大风及雷电灾害在11月份造成人员死亡为近几年所罕见。
冬末春初赣北赣中持续阴雨寡照天气
据介绍,在2月14日-3月8日,江西省北部出现持续阴雨寡照天气。雨日赣北普遍在18天-21天,赣中12天-18天,平均雨量为171mm,平均日照为21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少40小时,日照时数之少位居历史同期第6位。
这期间,赣北赣中有56县市出现不同程度渍害,其中九江、宜春、上饶、景德镇有13个县市渍害程度最重,油菜和蔬菜等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