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月1日起,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上海市等华东六省一市的个人和单位可持书面申请、个人身份证明或单位介绍信,到当地检察机关申请行贿黑名单查询。不过,7日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南昌市检察机关尚未受理一起普通市民的查询申请。
行贿“黑名单”查询系统四大看点
一.范围更广。囊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的行贿犯罪档案。
二.信息更全。系统中不仅收录了个人行贿、单位行贿的犯罪记录,还录入受贿档案信息和行贿行为档案信息。
三.速度更快。在六省一市内实现数据库同步更新。
四.功能更强。除查询、录入与编辑等功能外,还有数据兼容和扩展功能。
行贿犯罪查询库
怎么查?
记者体验查询成首例个人申请
7日,记者来到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预防职务犯罪科,以普通市民身份提出查询行贿档案申请。一位李姓检察官要求记者出示身份证,并书写书面申请。申请中要注明申请查询理由,被查询对象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或单位名称。他核对记者身份证后,便登录行贿犯罪档案库,将记者的个人资料输入,此时电脑中显示记者的申请正等待审核。
李检察官告诉记者,申请还须等相关负责人审核后,方能准许查询。约5分钟后,屏幕上显示申请通过审核,紧接着电脑弹出一个窗口,不断翻滚显示“上海市无记录、江苏省无记录……”最后,李检察官将打印出来的“查询行贿犯罪档案结果告知函”交到记者手中。记者注意到,该查询函的编号是“(2010)001号”。
李检察官告诉记者,这是西湖区检察院新年接受的第一起个人查询申请。另外,尚没有单位提出查询申请。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除记者提交的查询申请外,南昌市各检察机关新年内尚未接到查询申请。
查什么?
包括犯罪时间及处罚结果
据介绍,提供查询的档案记录期限从1997年1月1日至今,包括政府采购、农林牧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餐饮业等16大行业。查询结果将包含被查询方的犯罪时间、涉案金额、处罚结果等内容。
“在江西省,行贿档案公开并不是首次。2006年,江西就建立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而这次能查询的地区及行业范围扩大了,从原来可查询的建设、金融、医药卫生、教育、政府采购等五个领域扩大到整个商业领域。”南昌市检察机关相关人士还透露,目前,包括江西在内的国内很多地方,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经济行为中,都将有无行贿记录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
“以前,我们能查到的数据有限,一般是省内及个别外省市,而这次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在上海启动,能完整查询这些地区的行贿犯罪档案。”李检察官说,档案内的资料是由华东六省一市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并经法院裁判的个人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介绍贿赂犯罪案件信息。不过,涉及公职人员的贪污受贿信息尚不在公布之列。
怎么追?
换个“马甲”仍有迹可寻
有人认为,一些上了黑名单的单位可能会成立新公司或变更公司名称,这种情况如何进行有效监督呢?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因涉及单位的贿赂案件,一般是对单位法人代表或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单位换个名称虽无法查询到相关信息,但是该单位的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同样会因为涉及贿赂案件,而被列入个人行贿档案中。查询人可通过对单位个人的查询,来了解其是否有贿赂记录。“这虽然无法避免单位换名后留下的查询空白,但在一定程度上能进行弥补。”该人士如是说。
建议
多部门联手扩充“诚信档案”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目前可提供查询的行贿记录仅为检察机关介入侦查的案件。而在实际生活当中,对行贿行为可进行查处的部门还包括公安、工商等。那么,现有的档案库也就无法真实反映现状。
“例如商业贿赂,也是国家重点打击的行为,但涉案金额构不成犯罪的话,相关查处部门会对之进行行政处罚。这些其实也是贿赂档案。”对此,有关法律界人士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更广泛地打破单位间的信息不沟通界限,建立更全面的“诚信档案”,才能更有效地震慑贿赂行为,防止腐败现象的蔓延。
相关
行贿行为也纳入黑名单
行贿查询消息一经公布,就有人提出,受贿犯罪和行贿犯罪立案标准的差距悬殊,同样的贿赂金额,对于受贿人可以构成犯罪,但对于行贿人则往往不构成犯罪。在现实的贿赂案件查处过程中,受贿案件的数量总是远远多于行贿案件。
因此,有人认为不少行贿人可能无法进入“黑名单”。
不过,记者了解到,由检察机关侦查的贿赂案件,就算未构成犯罪,同样会列入“行贿行为”,并录入到行贿档案中,并可进行查询。不过,这些记录尚不会向社会公开,市民无法查询获知。但是,这些信息将用于组织人事工作,在干部任用、提拔、引进,以及公务员考录过程中,对所选对象先期进行查询把关。而且,包括行贿犯罪和行贿行为一经录入档案,将无法删除。
■首席记者黄祥晟、吕文涛文/图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