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省实施10项教育重大工程项目
■3年筹集30亿元,解决3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需求
■并将解决现有城镇30多万名学生的“大班额”分流问题
本报讯 记者邱佩君、实习生周鑫报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公布,18日,记者从我省教育厅获悉,在“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会实施10项教育重大工程项目,如扩大公办幼儿园招生规模、以公共财政推进办理民办教师“五险一金”、建设教育园区为城镇“大班额”分流并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等,其中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和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等6个项目初步确定为推进改革试点项目。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会实施10项教育重大工程项目,首要工程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通过实施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装备条件和体育设施达标、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民族乡镇学校建设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重点实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安全、装备条件和体育设施基本达标,安全防控设施达到基本要求,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和农村教师住房条件,基本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扩大城市公办幼儿园招生规模
幼儿园(学前教育)建设工程。重点支持江西省农村地区幼儿园建设,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改善城市(县区)公办幼儿园办学条件,扩大城市(县区)公办幼儿园招生规模。开展普通高中扩充优质资源建设工程,支持省重点建设高中和一般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进一步完善省重点中学办学条件。
建教育园区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
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工程。全省推进教育园区建设,将通过3年努力,筹措约30亿元资金,使用约3万亩土地,建设300多万平方米校舍,解决约3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需求,解决现有城镇30多万名学生的“大班额”分流问题。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全省教育省域网子工程,全省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数字化多媒体教室子工程。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同时,建设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子工程,全省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建设子工程,省教育信息化评估及培训中心工程,建设一批信息化示范学校。
改善100所高校办学条件
高等学校提升质量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江西省高等学校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20余所本科院校、20余所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50个重点学科,30个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100所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素质教育推进工程。推进高校思政课和德育课程建设,德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建设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公共财政推进办理民办教师“五险一金”
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培训能力强、就业率高、辐射范围大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优质特色学校改善实训设施条件,以及职业教育集团学校的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开展民办教育发展工程,积极探索以公共财政为引导,规范和推进民办学校完善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即“五险一金”);建立民办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的培训机制;民办高校贷款政府给予一定的贴息资助;建设一批民办教育示范学校等。
启动教师国培计划
教师培训和人才培养引进工程。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启动教师国培计划,实施好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远程培训项目。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30个高水平特色重点学科设立特聘教授岗位,形成若干个高水平学科团队。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和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探索“五年制”定向培养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