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条”颁布已经将近20余天,各部委三令五申各地将政策落实。已经有十余城市围绕“限购、限外、限贷、限价”出台系列政策配套细则。调控政策威力逐渐释放,南昌楼市成交量应声下滑。不仅如此,央行19日公布加息,自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住建部又于20日发布信息自即日起上调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组合拳”再现,这将进一步影响到楼市走向。
![]() |
成交量大幅下滑 调控影响愈发明显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楼盘,售楼处人群摩肩擦踵的景象不复。
南昌房地产信息网网签数据显示,新房住宅类产品的日成交量从10月10日的139套下降至18日的47套,仅一周的时间,下滑幅度超过60%。
业内人士解释,网签数据一般要比下定及签订购房合同的时间晚一周左右,这段时间的日成交量,正是对二次调控后,南昌市房地产销售情况的反映,说明二次调控的影响正逐渐显现。
江西师范大学城建学院教授赵海云认为,“近期而言,限购令对楼市的影响要远大于呼声很高的房产税。房产税会影响到一些投资性购房,但并不能直接影响房价。而限购令则是一刀切的行政手段,能够大量的减少投资性甚至改善性购房。目前,全国已经有十多个城市实行了限购令,这些城市的楼市均受到影响。有不少拥有多套房的购房者,可能是担心南昌出台限购令,因而出现恐慌性购房。”
市场出现小规模退房 “限外令”省内外有别
“家里条件不是太好,于是选择了距离市区较远的一个楼盘,房子总价是40多万,近10万的首付都还是找亲戚朋友借了些才凑齐,现在突然增加了四、五万的首付挺难承受,于是最后还是把房子退了。”原本打算购房结婚的小张面对新政显得还是有些无奈。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昌某些楼盘出现了小规模的退房现象。而让购房者望而却步的不仅只是首套房首付从原先的20%提高到30%的措施,“限外令”同样给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
“因为限制外地人购房,我们有十位外地客户受到影响,其中5户因为无法办理贷款,已经退房了。”某楼盘营销部负责人如此抱怨。
“新五条”中强调,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19日,记者以不能提供相关证明的各大银行咨询能否贷款买房。交通银行个贷中心负责人表示无法办理,“本来之前外地是按照省来划分的,今天接到通知说本省其他地市的也不行。如果你能提供相关证明,就有可能。”其他银行均表示可以放贷。“省内还是可以贷的,首套房的话首付三成,利率75折。”工商银行个贷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商业地产暂未受影响
从8月的金域名都未开盘即被认定一空,到10月7日的智通悦蓝山开盘销售1.2亿,商业性质物业延续火爆势头,并未显示受新政影响的迹象。
有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4月17日的国十条,还是9月29日的二次调控,包括多个城市出台的限购令,均是为了限制住宅类产品价格的过快增长,并没有涉及到非住宅类产品。该业内人士认为:“非住宅类产品在两种情况下会受到影响。一是整个市场的低迷;二是国家出台对非住宅类产品的调控政策。目前来讲,新政的影响并不大。如果新政持续,影响到整个楼市,那么非住宅产品也将受到影响。所谓水涨船高,水退了,船也应该低下来。”
加息凸显购房风险
19日晚,央行突然宣布加息。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幅度为0.25个百分点。
20日,住建部下发了《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的通知》,从今日起,五年期以下(含五年)及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上调0.17和0.18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从3.33%调整为3.50%,五年期以上从3.87%调整为4.05%。
南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以40万为限,以一笔40万、20年期的公积金贷款计算,加息前后,借款人每月人多支付月供37.88元,多支付总利息9087.5元。不过,加息后的公积金利率仍然存有一定优势,与加息后的商业贷款相比,每月至少可节省约254.2元的利息,节省总利息至少在6万元以上。
一位多年从事房产的业内人认为,二次调控已经对楼市产生影响,而央行突然加息,将进一步影响到楼市。该人士分析,央行加息,并非针对楼市,而是针对中国的整体经济环境。目前南昌的刚性购房者很多,该买的还是要买的,要根本性解决住房问题,还需要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加息,是对开发企业和炒房者的一种风险警示。记者从央行调息历史数据中发现,央行曾在2007年,一年内6次上调基准利率。随后,中国楼市进入08年的疲软期。
![]() |
■记者彭超、刘定乐/文 首席记者袁征/图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