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安流坑、安义罗田等江西古村落为代表的赣派建筑文化:其布局简洁,朴实素雅,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赣派民居建筑。外看,多为长方形平面,用空半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披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入内,其格局多为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臣室,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于变化。卧室楼高一层半,下层居住,上半层放置什物。厅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气势极为堂皇。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神龛设在厅堂宝壁两边侧门的上方。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从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情境。

马头墙
室内装饰主要有木雕(刻)、砖雕(刻)、石雕(刻)、彩画和墨绘,其风格明快,工艺精湛,图案丰富,内涵深邃,反映了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天人合一”的崇尚,对伦理道德的尊重。“理学名家”宅门前和大宗祠遗址上的元明时代的红石狮子,文馆享堂内六斗藻井上的明代彩绘,都是难得的艺术精品。而明代民居怀德堂照壁上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的“麒麟望日”镶雕,更是题材丰富,技艺高超,国内绝无仅有,堪称国粹。
融于自然的山村环境,独特别致的村落布局,典雅古老的建筑群落,完善实用的排水系统,那精美绝伦的建筑装饰,文情脉脉的匾额楹联,怡目激思的家藏文物,积厚流广的家庭遗存,古朴纯真的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无不构成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相融洽的环境空间。 可以说赣派建筑,既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中极其华美一章,又豫章大地上赣派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
赣式宅居由于地缘和经济文化背景相近,赣派与徽派古民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赣派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的楼房一层半高,外看一般为长方形平面,砖墙围合,半掩半露的双坡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有阶梯形、弓形、云形等,即可防火,又可防风、挡盗防贼。赣派古民居更注重内部构架和陈设的实用性,较少徽派古民居的大面积雕梁画栋,其内部格局多为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明代多前堂后厅,清代多前厅后堂,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堂,左右对称。赣派古民居即注意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也注意与祠堂、庙宇、牌坊、门楼、戏台等功能性建筑有机结合。除了建筑的选址、朝向、形态要符合风水理念,周围的树木、湖泊、河流、山脉也被当做构成风水的元素。
赣派建筑主要集中于赣抚平原、吉泰盆地和赣页山区,代表性的村落有乐安县流坑,东乡县浯溪,吉安市钓源,泰和县爵誉,丰夸市白马寨、厚板塘,安义县罗田、京台、水南,赣县白鹭,铅山可口,贵溪县上清,广昌县驿前,宜黄县棠阴等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