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规
明年烟盒警语字号要加大
日前,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通知,要求从明年4月1日起,我国境内生产和销售的卷烟一律将采用新的卷烟包装标识。警语字号将加大,并且撤销英文警语,警语字体与警语区背景色差要足够明显、醒目。
从具体操作上,要求卷烟条包的字体高度不小于6.5毫米,卷烟盒包的字体高度不小于4毫米;撤销的英文警语以另一套中文警语替代;将量化警语字体与警语区背景的色差值,具体指标和检测方法另行通知。
调 查
不太担心香烟销售量
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卷烟产品健康警示语全部被印在烟盒的正面,警示语内容多为“吸烟有害健康,尽早戒烟有益健康”, 虽然警示语区域所占面积达到三分之一,但因为字体小,许多购买者根本视而不见。
“你买香烟会注意上面的警示语吗?”记者就此问题随机对身边抽烟的人群进行调查,得到的答复是,几乎所有受访者都知道香烟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这一行警示语,但近九成受访者表示,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以后再也不会留心去看了。
对于加大字号的通知,南昌多数香烟零售店的老板表示并不担心销售量下滑,因为警语字体由2毫米调整到4毫米,看上去还不算显眼,并不会引起买烟顾客的关注。
站前西路一家卷烟专卖店老板直言,2009年卷烟警示语从侧面调整到正面,但实际情况是,卷烟销量并没有下滑,反而是有所上升。“如果将健康警示语换成警示恐怖图片,送礼者势必会考虑收礼者的心理承受度,那些高档香烟销量肯定会大打折扣。”该专卖店老板说。
南昌目前烟民超过150万人
据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目前我市18-69岁人群吸烟率为30.1%,其中男性吸烟率51.5%,女性吸烟率6.9%,南昌烟民数量超过了150万。“这一数据还不包括18岁之前、70岁以后的吸烟人群。”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科长范义兵告诉记者,我市未成年人吸烟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也就是说,约有5万未成年人出现吸烟情况。
此外,由吸烟导致的二手烟危害也非常严重,据了解,我市居民接触二手烟的比例为52.7%,据此计算,我市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人数高达230万,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45万。
居民死亡原因近八成与吸烟有关
大家都知道,吸烟除了会致癌,带来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外,很多吸烟者不知道吸烟还能引起心脏病、中风、皮肤老化和阳痿等病症。
记者从市卫生部门公布的数据看到,南昌市居民每年前十位死因中,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占据居民死因的前三位,比例分别是32%、29%、15%,这三大疾病占据居民死因的76%。“我市死于这三大疾病的人数达6万多人,这三大疾病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吸烟有关。”范科长说。
声 音
字号变大不如印骷髅直观
据了解,这次调整并没有要求在烟盒上加印恐怖图片,仅就卷烟包装字号加大等做调整。消息一发出,中烟总公司随即遭到控烟界的炮轰,其行为被指违反《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有作秀之嫌。
“即便字号加的再大,对戒烟都没有多大的作用,字号变大不如印骷髅直观。”家住象山路的熊先生是20多年的老烟民,他告诉记者,感觉真正有视觉冲击的警示,是那些毛骨悚然的恐怖图片。熊先生告诉记者,一次他去泰国旅游,想给朋友带条外烟,但一看香烟外包装上清晰醒目的烂牙齿黑肺图案,最后他放弃了。
市民黄先生直言不讳地说,我国部分烟草企业在警示消费者烟草有害健康这一标准上“内外有别”,因为出口到国外的某著名品牌烟盒上,则清楚地印着一张“烂嘴坏牙”的恐怖图标,而国内销售的该品牌烟盒则包装精美。
将按规定执行新的包装标准
“我们已经收到通知,将会按规定执行新的包装标准。”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9年1月9日,“吸烟有害健康”等警示用语从烟盒的侧面转移到背面更加醒目位置,占据整条和每盒香烟包装的三分之一。这是我国履行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迈出的实质性一步,而这次调整将卷烟盒包的字体高度由2毫米加大到不小于4毫米。
这位负责人介绍,按照通知规定,公司将组织技术人员到总部学习培训,联合供应商、厂商一同设计新标识。对于撤销的英文警语用什么中文警语替代时,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还不得而知。
卖烟者发“控烟令”不合适
中国烟草总公司有关卷烟包装警示语字体调整的消息一出,随即遭到控烟界的炮轰,被指有作秀之嫌。“烟草专卖局,本身就是烟草企业的最高行业主管机关,再由其来制订‘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是不合适的,这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典型体现。”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科长范义兵说。
卫生专家认为,此次中烟总公司发布的《通知》是以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名义下发的,而《公约》明确指出,“在制定和实施烟草控制方面的公共卫生政策时,各缔约方应根据国家法律采取行动,防止这些政策受到烟草业和其他既得利益的影响。
举 措
南昌将控烟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记者了解到,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了“无烟环境促进项目”,我市被国家批准为实施“无烟环境促进项目”的首批城市,承诺《公约》要求,修改本市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的政策法规,在立法层次、禁烟场所覆盖范围、执法机制以及处罚等关键条款上有所突破。
为了控制二手烟草烟雾危害,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南昌有望将控烟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2010年7月12日,南昌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南昌市控制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征求意见稿)》,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提高立法质量。
(记者 汪清林 文 聂俊鹏 图 转自南昌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