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萍)萍乡市芦溪县“9·2”地质灾害发生后,我省积极应对,各有关部门迅速反应,果断处置,各项灾害处置工作紧张有序展开。9月6日,省政府召开现场调度会,并成立了省政府“9·2”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地质勘探组、交通分流组、工程施工组,全面展开灾害处置工作。由于措施得力,处置有方,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没有发生次生灾害,没有发生交通事故。
积极应对反应迅速
9月2日凌晨3时许,萍乡市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蛇形冲发生地面塌陷,导致附近部分民房开裂,并造成沪昆高速公路K940+200M处路面沉降开裂、K940+750M处南线路堑边坡塌陷。灾害发生后,各有关部门迅速反应,积极应对,采取有力措施,灾害处置工作紧张有序展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首位,集中力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相关市县政府迅速反应,萍乡市、宜春市、芦溪县主要负责同志和市直有关部门人员及时赶赴现场,指导灾害救援处置工作,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分析会,扎实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
省直有关部门积极行动,相互配合。省国土资源厅、省煤田地质局等部门组织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勘查论证,加强灾情的监测监控,加强水源勘探和调度;省交通运输厅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邀请专家对沉陷点进行勘查分析,制定处置方案,并协助交警部门做好交通维护和分流疏导,确保公路交通安全畅通;省交警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出台分流方案,并调集警力加强交通疏导。
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灾情发生后,萍乡、宜春相关市县全力开展抗灾救灾。芦溪县立即动员灾害点及附近村民撤离塌陷区,在灾害点周边设置了警戒线,安排公安干警24小时值守。对撤离的群众妥善安置,发放了生活补贴;积极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并启动了搬迁点规划选址工作。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9月2日下午,交警部门对沪昆高速萍乡至宜春段实行交通管制,车辆绕道320国道通行。
车辆分流后,320国道交通压力猛增。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周密部署交通疏导工作,确保320国道畅通。省高速集团宜春管理中心及时摆放安全锥、警示牌,协助高速交警、路政维护交通秩序;同时,在收费站进行交通引导,开足收费站车道,制作并分发交通分流示意图2万份。交通服务热线96122迅速发布交通阻断和分流信息,利用高速公路上电子情报板滚动播放。
宜春市专门成立了320国道交通分流保畅通领导小组,并提出了保畅通、保安全、保秩序的“三保”要求和不翻车、不垮桥、不死人的“三不”目标。从9月7日起,宜春市在320国道宜春段宜春下高速路口、盛和源路口、西村镇路口等处共设立10个固定岗点,并抽调100名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24小时执勤,保障路口畅通,指挥车辆有序通行。巡逻人员24小时驾驶摩托车对320国道沿线进行巡逻,及时处理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