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池中的鹌鹑蛋。
老者直接用手抓蛋。
“酒店为图方便,直接从外面购买剥去外壳的鹌鹑蛋,来制作一道道精美的菜肴。”日前,省城某酒店的厨师报料称,剥去外壳的鹌鹑蛋,绝大部分来自无证小作坊。连日来,本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鹌鹑蛋销往多家酒店
日前,南昌市某酒店不愿透露姓名的厨师就向记者披露了一条鲜为人知的消息,鹌鹑蛋是每个酒店必备的食品。然而,酒店要将菜市场买来的鹌鹑蛋煮熟再剥去外壳,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很快,市场上一些精明的生意人发明了剥去鹌鹑蛋外壳的机器。如今,省城不少酒店剥过外壳的鹌鹑蛋,绝大部分来自小作坊,加工环境令人担忧。”
21日上午9时许,记者找到了该厨师所在酒店。没过多久,一辆面包车驶进酒店大院,一名男子从车内提出一大盒鹌鹑蛋(已剥去外壳)。记者发现,这辆面包车沿着八一大道、阳明路、红谷滩、新建县沿路送货。当天上午11时许,面包车送完货后,再沿着南昌县境内的公路驶进八一乡新坊村路边的一个院子内,随即铁门紧锁。
加工现场一片狼藉
22日下午,记者佯称是经开区一餐馆老板,再次前往位于南昌县八一乡新坊村路边的一栋平房。当平房大院的大门被推开后,记者就发现大量鹌鹑蛋外壳散乱地堆放在院子内,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道。离此不远,堆放着大量杂乱无章的木材,一名工人正将木材扔进锅炉中。
随后,记者走进与院子相隔不到3米的平房。记者发现,占地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平房构成贮存、蒸煮、剥壳、清洗的整套程序用地。一名老者弯着腰将沉甸甸的一筐鹌鹑蛋放进冒着水泡的蒸煮池,另一名老者则蹲坐在剥壳机前看护机器的运转,双手还不停地将滚落在地的鹌鹑蛋(已剥去外壳)拾起来。
在平房靠东侧,大量剥去外壳的鹌鹑蛋浸泡在简易的水池中,自来水则不停地对鹌鹑蛋进行清洗。
一名老者告诉记者,作坊每天生产量达1.5吨,均销往南昌市城区及周边的县城。“如果你要购买鹌鹑蛋,一定要等老板来。”老者笑称。
质监责令停产停业
随后,记者将问题通报给南昌县质监局稽查大队。令人意外的是,一名执法人员说,涉及生产领域的举报、查处问题,记者必须拨打12365举报电话,上一级质监部门再会按照程序派发至辖区的质监局。
经过南昌县食品安全办公室协调,22日下午4时许,南昌县质监局徐姓纪检组长率人赶赴问题作坊。执法人员在现场调查发现,这家鹌鹑蛋加工作坊无法出示工商营业执照及卫生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同时,两名操作人员也无法出示健康证。
随后,一名自称是作坊主的男子闻讯赶到现场。这名男子坦称,确未办理相关的营业资质,也未替员工办理健康证。“由于这个行业门槛较低,各种条件很难达到相关部门的规定,所以就难以办到相关的营业资质。”
“由于鹌鹑蛋加工属于餐饮加工,这一行当属于药监部门监督,我们会将此案移交给南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徐姓纪检组长告诉记者,作坊加工的鹌鹑蛋一直浸泡在自来水中,他们还会对自来水进行检测。当天下午,南昌县质监部门责令作坊现场停产停业。
文/图记者冯训太何柳斌实习生赖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