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江西新闻网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媒体关注 正文 |
打造“五型”财政,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报道(十八)
|
“新农保”:解农民养老之忧 |
2012-03-27
01:04
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
“一个月55块钱,一年就有660块钱。”对于生活节俭的陈普根老人,一个月55元钱,可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2011年7月份起,新干县开始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年满74岁的沂江东湖新村陈普根老人符合领取基础养老金的条件。同年11月,沂江乡劳保所为他办理了领取基础养老金的手续。 陈大爷拿到惠农“一卡通”——一本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的存折时,欣喜不已,只见上面显示:从2011年7月到2011年10月的养老金4个月220元都已经打到了账上。他介绍说,他是村里的五保户,住在乡里的敬老院,每个月政府都会拨钱给敬老院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政府发的这笔养老金让他的老年生活更有保障。 “有了新农保,种田人也能和城里人一样领上养老金,不再愁养老问题。”沂江乡劳保所邹晓辉所长说,像陈普根一样,全乡共有1132名老人享受此项惠民政策。其他暂时未享受基础养老金的村民也在积极参保,全乡有6200多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在90%以上。 从2009年起,我省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简称“新农保”。当年有11个县(市)实施了这项惠民政策。此后,全省积极筹措资金,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不断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到2011年底此项政策已扩展到77个县(市)。 记者点评: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是以往农村社会保障缺失时的常用办法。新世纪以来,中央出台的“新农保”,是又一项具有制度创新意义的惠农政策。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公共财政是“五型”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即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了让农村居民能安享一个“幸福黄昏”,我省持续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据悉,去年“新农保”已覆盖全省1886万农村人口。今年年底前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效能型财政是“五型”财政建设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要求财政干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确保财政职能作用有效发挥。 为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在“新农保”试点的政策设计上,我省根据农村、农民的特点,确定5档缴费标准,让农民自己选,收入低的可选低档,收入高的可选较高档,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在资金发放上,采用惠农“一卡通”的支付方式,让养老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省去很多中间环节,既方便农民群众,又确保资金安全。 展望2012,“新农保”,新目标,我们更加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李冬明 通讯员黄绍松 杨舟 |
编辑: 舒晓露 |
相关新闻: |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
*** 江报集团特刊秀 ***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 。这一地区的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 经济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将重点打造光电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航空产业基地等八大新型工业产业基地;推进“两核(彭泽、万安核电站)一控(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打造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