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大江网讯 记者张愉报道:3月30日下午,江西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在南昌滨江宾馆大会堂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李长春同志考察江西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第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总结前一阶段改革的进展情况,对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确保全面按时完成改革任务。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据悉,会议明确了江西文化体制改革的五项任务,其中重点是全省国有文艺院团及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和网络整合实现“全省一张网”三项任务,必须在5月底前完成。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出席会议,副省长朱虹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李华栋出席会议。会上就全省“两转企、一整合”进行专项部署。
国有文艺院团等改革意见方案出台
据悉,江西省委已经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江西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江西还成立了高规格的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此外,经过反复深入的调研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几上几下,数易其稿,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江西出台了《江西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江西省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省直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5项任务重点有3项 5月底前完成
会议明确了改革目标的任务有五项,其中重点是全省国有文艺院团及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和网络整合实现“全省一张网”三项任务,必须在5月底前完成,一步到位,不留死角,不出问题,不出反复,不留后遗症。
五项任务分别是:一、完成全省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全省纳入本次改革的国有文艺院团共80个,其中省属5个、市属19个、县属56个,共涉及3378人。二、完成全省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全省纳入本次改革的非时政类报刊共73家,其中省直50家、设区市23家,共涉及818人。所有转企改制的国有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都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进行企业工商登记注册,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做大做强。三、广电系统的改革要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局和台(广播台、电视台)分开。四、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实现两台合一,发挥广播电视的整体作用。五、实现“全省一张网”,涉及一市八县,旨在增强江西电视网络的核心竞争能力。
改革遵循善待厚待职工等5原则
会议明确了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分级负责,整体推进。二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三是以人为本、善待职工。四是公开透明、阳光操作。五是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会议要求,在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善待职工,厚待职工,不算计职工,不亏欠职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就高不就低,做到“职工利益不受损、财政支持不撤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要切实做到改革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确保参改人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要按照改革的工作流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从方案的草拟、论证到报批、审核,再到改革单位的宣传解释,直到职工大会通过,完成企业注册登记,一环扣一环,有序推进。
改制因地制宜 鼓励支持非公资本参与
会议要求,江西文化体制改革着眼发展,推动发展,实现发展。院团和报刊改革要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改制方式,宜做大的做大,宜整合的整合,宜核销的核销,宜改造的改造,宜划转的划转,盘活国有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使国有文化资源资产向优势文化企业集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要加大对外开放,加强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包括参与文艺院团和非时政报刊的改革改组改造,实现裂变扩张,促进江西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工作迟缓敷衍应付将被通报批评
为保证江西文化体制改革的平稳有序推进,会议要求建立调度制度。要采取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的方法,将每一家改制单位、每一项改革重要流程标在图上、挂在墙上,及时调度、及时掌握最新进展情况。要建立督导机制,对改革推进较快,任务完成较好的地方和部门,及时总结经验,通报表扬;对工作迟缓、敷衍应付的地方和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督促其倒排时间表,限期完成任务。
会议特别强调,改革要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将以人为本、善待职工、厚待职工的思想贯穿改制全过程,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各级领导要深入改革一线,心系职工冷暖,充分听取职工的合理合法诉求。要充分发挥工会、职代会的作用。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要充分考虑职工诉求,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再报经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
【相关阅读】
文化产业要成为江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2004年以来,江西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超同期GDP增速大约6个百分点。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创造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9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2.5%,位居全国第16位,高于江西GDP在全国排名3个位次。但远没有成为支柱产业。
江西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速高于GDP增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超过5%,使之尽快成为江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所谓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GDP的比例应该达5%—7%,最低应达5%以上。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江西的GDP、人均收入都要翻番。要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大大快于GDP的增长,实现翻两番,甚至更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快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