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猪 记者王祺摄
本报南昌讯记者万里庆报道:17日,本报刊发《上高发现东汉古墓群》一稿,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大家纷纷致电本报,能否讲讲出土文物背后的故事?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滑石猪寓意富裕
原来,早在1800年前,生活在上高的先人入土为安时,手里紧握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滑石猪”。在上高泗溪镇城头村岭里自然村东汉古墓群出土的文物中,最醒目的莫过于一头小巧玲珑的“滑石猪”。
考古人员介绍说,在江西发现的古墓葬中,滑石猪是较为常见的随葬品。究其原因在于,猪在古人心目中是财富、富足生活的象征。古人死后,亲属经常把猪作为陪葬品,寓意其死后依然有富裕的生活。此外,养有“千足彘”(猪)的大户人家在西汉前期就已常见,专以养猪为业的大户在汉代也已出现。这只滑石猪的出土对于研究上高的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以及人文、历史的变迁有着重要的实物价值。
那为何不是手握金猪或银猪呢?据专家介绍,逝者握猪的葬俗在先秦墓葬中已有出现,在汉代时期最为鼎盛,当时多用玉猪;到六朝时,滑石猪取代玉猪。或许是滑石与玉的材质都较为温润柔软。再者,若以金银猪作为随葬品,恐盗墓贼觊觎,打扰逝者安息。还有可能是因为从前战事太多,常年战乱,各阶层的家族都必须节省,所以玉猪变成了滑石猪。
陶灶带来东汉生活气息
在第五座墓室里出土的绿釉陶灶把我们带到东汉时期的农家生活中,生活气息随即扑来。
记者看到,该陶灶呈船形,灶面上开有三个灶眼,每个灶眼都立有一陶罐或陶釜于其上,灶一侧开有圆拱形灶门,另一侧设烟囱。考古专家表示,这表明当时人们做饭已经有很好的炊具了,古人聪慧可见一斑:一边通过灶门生火,三个灶眼可同时煮饭、做菜、烧水(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