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金存)2月3日,农历腊月廿三,是北方一些省份过小年的日子。我省各地过小年的日子不一,各地对过小年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
南昌市民赵学国买了两本日历,他发现,一本日历上是腊月廿三过小年,另一本日历则显示腊月廿四过小年。他好奇地到电脑上查电子日历和万年历,发现同样存在互相“打架”的情况。
北方人大多腊月廿三过小年,他们过小年最讲究的是包饺子吃。我省各地过小年的日子不一样。江西师范大学一名吉安籍学生说,吉安过小年是农历腊月廿四,而他一个抚州同学家里则是腊月廿五。不过,我省大多数地方过小年的风俗与南昌一样,都是过腊月廿四,而鄱阳县有的地方是腊月廿七,有的地方是腊月廿九。
鹰潭市西郊一些相邻的村庄过小年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村庄腊月廿九,有的村庄腊月廿六,不仅日子不一样,重视程度也相差很大。网友大红石头说,鹰潭市西郊的打马石村腊月廿九过小年,气氛很热烈,置办的饭菜仅次于过大年,家家户户一起过小年。村民将自家里里外外、楼上楼下打扫得干干净净,很多人家杀年猪、放鞭炮、贴对联,很喜庆。而相邻有些村庄却不作兴过小年,就更谈不上过年气氛的问题了。
南昌的一些民俗学家表示,农历腊月廿四为祭灶节,是各家欢送灶神的节日,也称为过小年。但从清朝起,雍正每年腊月廿三在坤宁宫祀神,顺便把灶神也祭了,引起王族等效仿,所以导致不少地方腊月廿三过小年。
其实日历的两种标法都没错,地方风俗以及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决定了过小年的日期。无论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是一致的。有的日历标明小年是腊月廿三,有的标明是腊月廿四,正是南北差异造成的,南方印制的日历一般是腊月廿四。有句俗话就说:“过了廿四,天天是过年”;而在北方,通常以腊月廿三作为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