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电子商务景瓷网 | 大江论坛 |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江西交通
南昌红谷隧道西接怡园路 东接沿江中大道中山西路朝阳洲中路
2013-09-11 05:33:52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周珺    作者:
字体:   | 大江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奉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9月10日,记者从南昌市相关部门了解到,红谷隧道工程方案已经敲定,赣江东岸如何设置出口的谜底终于揭晓。工程方案略显复杂,仅赣江东岸就设置了7个匝道,分散在沿江中大道、中山西路和朝阳洲中路。赣江西岸设置2个匝道,隧道双向六车道,宽达20多米。

      ●N1匝道连接沿江中大道南向路侧辅道,隧道洞门设置在中山路北侧,在地铁区间位置接地。

      ●F匝道连接隧道北线,接入中山西路北侧主线,接地点位于地铁中山路西站西侧。

      ●S1匝道接入沿江大道中北向主线,隧道洞门位于中山西路北侧,在地铁区间位置接地。

      ●E匝道连接隧道南线,接入中山西路南侧主线,接地点位于地铁中山路西站西侧。

      ●C匝道连接隧道北线,接入沿江中大道东侧辅道,在朝阳洲中路北侧250米位置接地。

      ●D匝道连接隧道南线,接入沿江中大道西侧辅道,于朝阳洲中路北侧260米位置接地。

      ●为保证车流能进入朝阳洲中路,设置H匝道,下穿沿江中大道后连接朝阳洲中路。

      大气 隧道双向六车道

      昨日公开的项目方案显示,红谷隧道工程连接西湖区及红谷滩新区,项目总投资从此前的32.17亿元增至32.79亿元。红谷隧道沿线穿赣江,在赣江东、西两岸均设置匝道。

      隧道为东西走向,西端自丰和中大道与怡园路交叉口东侧约140米处起始,下穿红谷中大道、赣江中大道,以直线形式穿越赣江,东岸以地下互通形式接沿江中大道,全长约2600米,其中江中段1180米,西岸段930米,东岸段长约490米。

      “隧道内为双向六车道,每个行车道宽3.5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隧道宽度达20多米,穿越赣江时,还会经过江心洲。示意图显示,红谷隧道江中段与地铁1号线的过江隧道平行。

      方案 东岸设7个匝道

      红谷隧道在赣江西岸设置2个匝道,分别设置在怡园路的出口A匝道与进口B匝道,接地点均位于红谷中大道东侧约110米。

      红谷隧道在赣江东岸设置匝道比较复杂,一共设置了7个匝道。

      “从各个匝道的布置情况来看,车辆可经过中山西路、沿江中大道、朝阳洲中路进行分流,疏导交通的效果还算可以,但应该对朝阳片区现有路网进行优化提升,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一位不愿具名的交通专家分析说。

      施工 江中段用沉管法

      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南昌市确定采取沉管法建红谷隧道。沉管法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是先在船台上或干坞中制作隧道管段,管段两端用临时封墙密封后滑移下水,使其浮在水中,再拖运到隧道设计位置。定位后,向管段内加载,使其下沉至预先挖好的水底沟槽内。管段逐节沉放,并用水力压接法将相邻管段连接。最后拆除封墙,使各节管段连通成为整体的隧道。

      南昌市重点工程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黄文华告诉记者,红谷隧道已列入2013年南昌市重点调度工程项目,同时计划列入2014年市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南昌市政公用集团负责筹资代建,目前已在开展项目开建的前期工作。

      建议 沿线建筑设隔声窗

      由于该工程施工期、营运期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如部分敏感点噪声预测值略有超标,超标范围主要是第一排建筑。为将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降为最低,相关部门负责人建议给沿线敏感点第一排建筑设置通风隔声窗,并加强绿化,“总而言之是要加强环保,减少不良影响”。

      文/记者何柳斌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