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电子商务景瓷网 | 大江论坛 |
您当前的位置 :江西新闻网 > 江西经济 正文
江西省将启动建设“昌九新区”可行性研究 定位国家级新区
2014-07-18 06:33:24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
编辑:薛岚    作者:何柳斌 金路遥
字体:   | 大江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江西微博 问政江西

  7月17日,在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上,省委书记强卫提出要尽快启动建设“昌九新区”的可行性研究。这是我省首次公开设立“昌九新区”的计划。在南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看来,推动“昌九新区”进入国家级新区行列,是我省积极把握国家“两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昌九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定位为打造国家级新区

  7月17日下午,在南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办公室,柳华正仔细检查要上呈给省委的一份报告,里面有关一个专项,就是谈“昌九新区”相关工作的内容。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柳华表示,强卫书记在会议上谈到的“昌九新区”,定位即为国家级新区,这是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也是我省更好地衔接国家“两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举措。“两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省社科院研究员龚建文说,江西虽然只有九江一个沿江城市,但汇入鄱阳湖的赣江、抚河、信江、秀河、饶河,都是长江水域的一部分,整个江西全境都应融入长江经济带,享受长江经济带这条国家发展轴带来的政策和利益,打破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和行业界限,缩小江西南北、东西部差异。

  而定位为国家级的“昌九新区”也将承担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引擎。

  ●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发动机

  至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以来,我国已有10个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柳华认为,最近国家批准的4个新区,都是所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就江西来说,目前只有南昌有资格申报建设国家级新区。

  ●设想范围2000平方公里

  柳华说,通过比较国内设置的一些新区,他认为“昌九新区”比较合适的范围为2000平方公里,最起码也要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

  目前的难题在于,“昌九新区”该如何进行发展定位。柳华说,“昌九新区”应充分考虑其在全国层面的定位和地位。否则,“昌九新区”很难获批。

  ●申报工作争取明年有突破

  在确定发展定位之后,柳华认为应该尽快将“昌九新区”的具体区域定下来。

  省工商局的一组数据表明,昌九区域吸引民间投资势头强劲,昌九一体区域(含省本级登记、南昌市、九江市)累计吸引民间资本3789.61亿元,比重达38.84%,同比增长40.39%;其中本期新增民间资本投资653.86亿元,比重达45.98%,同比增长330.29%,全省新增民间资本近半集聚昌九一体区域。

  柳华说,设立“昌九新区”,不单单要将南昌部分区域纳入其中,还要将九江部分区域融入其中。南昌考虑拿出一些比较有发展动力的区域打造“昌九新区”,如经开区、临空经济区。当然,“昌九新区”里面也要包含一大块开发不是很成熟的区域。如经开区目前已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今年正冲刺千亿产业园,享有大量优惠政策。如将其纳入“昌九新区”,其优惠政策可以辐射更大的区域。

  柳华还认为,“昌九新区”的管理机制也应与其先行先试改革试验田的地位相适应,要创新管理模式。当前还要考虑“昌九新区”的功能分布和产业布局。

  最后,柳华透露,申报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我省非常重视,南昌、九江正与省里加快推进这项工作,争取今年把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明年申报工作取得突破。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何柳斌 金路遥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电子报 -
江西网警在线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6号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药品信息服务证
江西日报社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