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他们开始前行。他们是黎明前的眼睛,是深夜中的坚守者。 晚上11时,在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已进入睡眠的时候,刘笑准时来到位于江西省经济开发区的江西日报印刷厂,正式开启他的”夜生活”。
换好工作服的刘笑走进车间,31岁的他是印刷厂的一名领机,他和报纸已经打了14年的交道。从2003年正式参加工作至今,黑白颠倒的日子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一到车间,刘笑就开始工作,弯版,调试设备,准备开机印刷。他深爱着自己的工作,看着一个个铅字出现在报纸上,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刘笑告诉记者,印刷一份报纸要经过取版、传纸、装版、调墨等多道程序,眼前这一卷卷巨大的白纸,很快就会化身成一份份报纸。
刘笑按下机器启动键,随着警报的响起,一天的工作随之启动。
24点,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油墨味。刘笑的队伍共有5人,大家各司其职,分别负责统筹、上纸、版面、发报、拿报。
刘笑在印报的每道工序上都很娴熟。“印刷报纸最难的,就是控制墨色,需要调色很多次才能达到最终效果。”刘笑告诉记者,报纸印刷采用的是红、黄、蓝、黑四色套印,通过不同色彩的配比,达到最佳的色彩,非常考验印刷工的技术和经验。
每晚报纸的印刷出版,刘笑都会和同事不断讨论、确认,以求达到最佳阅读效果。
在机器正常稳定运作时,忙碌了5个多小时的刘笑拿出自带的面包填充饥饿。
每份报纸印刷完成之后,刘笑都要对其进行校对,包括大标题、图片、日期等等,不敢有一丝马虎,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颗朴素、简单的“工匠精神”,只为了读者清晨手捧的那份油墨香。
暖暖的阳光开启人们一天的新生活,一夜的辛苦,和同事们完成几十万份报纸印刷后,刘笑充满阳光的脸上,满是回家的期待。
早晨7点,刘笑在早餐店吃起了热腾腾的“晚餐”。
刘笑抱着儿子玩滑滑梯,儿子希希咯吱咯吱地笑开了花。“滑滑梯是儿子的最爱。”每天下午,刘笑都会带着希希来这里,让儿子尽情地感受童年乐趣,一种知足感浮上心头。
“我的工作黑白颠倒,和爱人交集很少,我上班她睡觉,我下班她上班,时间上没有交点。”对此,刘笑颇为无奈,“我只能在每周双休的时候陪她,只要放假,我都会带她出去看电影。”作为丈夫和父亲,不能陪伴妻儿,刘笑觉得自己身份缺失,妻子的辛苦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每晚出发前,刘笑都要看看儿子,摸摸他的小脸,温馨的动作,父亲的心,此刻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