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珊珊
南昌市自2015年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以来,943名驻村第一书记先后进驻贫困村,俯下身、沉下心,当好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2019年,他们带着“不出成绩,决不收兵”的扶贫情怀,扎根农村,做出了哪些成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新打算?近日,记者走访了南昌3个贫困村,了解当地一年来的变化,以及驻村第一书记扶贫路上的那些事。
在义坪村“脱贫动力加油站”,贫困户凭积分兑换大米等物品。本报记者 钟珊珊摄
空壳村彻底翻身了
临近年关,在南昌县南新乡九联村村委会大院,时常活跃着一个忙碌的身影——搬货、装车、送货、卸货……他不是物流小哥,而是南昌县农业农村局驻九联村第一书记应文伟。自2019年1月,他牵头在村里组建了南昌县南新宏鹰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之后,就多了一项搬货、送货、推销农产品的活。1月9日,记者见到应文伟时,他高兴地说:“我们这个合作社,靠现有的稳定客户,一年至少能赚10万元。”
一年前却不是这般光景。由于九联村是一个滨湖村,交通不便、资源单一,是省级“十三五”贫困村。半数以上村民外出打工,留村的人主要依靠种水稻、养鸭子谋生。村集体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属于典型的空壳村。
2018年10月,应文伟刚来村里当驻村第一书记时,在一次入户走访中,养鸭户杨少春称自家纯天然的鸭蛋卖不出去,让应文伟帮忙找销路。“无论如何,都要帮他一把,这样才不枉村民的信任。”于是,应文伟萌生了通过电商平台卖鸭蛋的想法。他将鸭蛋进行包装,通过村邮乐购及微信平台进行推广,很快就将滞销的鸭蛋销售一空,短短几天便让杨少春收入2000多元。
应文伟注意到,村里的养鸭户很多。“为何不把他们召集起来,组建一个合作社,这样既能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又能发展村集体经济。”应文伟同村干部商量之后,组建了南昌县南新宏鹰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南新九联圩”商标,将村民的稻谷、鲜鸭、鸭蛋、油菜籽收购过来,送到南新乡的作坊加工成大米、板鸭、皮蛋、菜籽油,用礼品盒包装后进行销售。一年来,仅依托收购鸭蛋,该合作社就吸纳了21个养鸭大户加入,辐射周边多个村庄。2019年,合作社销售额达60万元,实现净利润16万元。
“2019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组建了这个合作社,让九联村这个空壳村彻底翻身了。”应文伟告诉记者,今年,九联村准备兴建一个农副产品加工车间,引进大米、菜籽油等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形成种植养殖、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最后2户贫困户摘帽了
2019年,莲蓬基地产值约38万元,一期贫困户每人获得3000元分红,二期每户获得1000元分红;花果园种植基地产值60余万元,一期贫困户每人获得1108元分红,二期每户获得400元分红……这一个个数据、一笔笔细账都深深地印在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驻村第一书记罗勇的心里。
作为省级“十三五”贫困村,罗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33人。一直在教育系统拿笔杆子的罗勇,刚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时,的确有些不适应。“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罗勇告诉自己。
精准扶贫,产业先行。结合古村旅游开发,罗田村打造了花果园和莲蓬两个扶贫产业基地,种植莲蓬、葡萄等。随着古村开发的深入,前来观光采摘、购买莲蓬的游客络绎不绝,产业基地的收益越来越好。“基地的新鲜莲蓬供不应求。2019年,我们又增加了23亩种植面积。”罗勇告诉记者,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土地和资金入股,获得“三金”(土地租金、用工薪金、分红股金)收入。2019年,仅分红股金,最多的一户就拿到1.8万余元。
罗田村是构成安义古村群的三个村落之一,村内有许多明清时代的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日渐破败。随着旅游公司的进驻,这些老建筑被修葺一新,民居古建、砖雕石刻古朴而精美。罗勇注意到,很多贫困户由于缺乏劳动力,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造成大量土地闲置。于是,通过牵线搭桥,他让贫困户将闲置土地流转给旅游公司,获得一定收益。此外,他还介绍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将老房子出租给古村旅游公司打造民宿,以获取租金收益。79岁的黄名照老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年老多病,无劳动能力。由于儿子病逝,他家的老房子一直闲置着。通过与旅游公司签订20年租约,他每年都能获得4300多元租金。
“2019年,罗田村最后2户4人全部脱贫,也算对当初的誓言有个交代。”罗勇告诉记者,虽然两年的驻村工作即将结束,他仍牵挂着罗田村,希望村里有更丰富的产业带动百姓致富。
贫困户开始动起来
1月8日,在湾里罗亭镇义坪村一家名为“脱贫动力加油站”的小超市里,贫困户祝德旺用平时积攒下来的253个积分兑换了4桶油和一袋米。积分是什么?如何积攒积分?小超市为何叫“脱贫动力加油站”?
说起这个小超市的由来,南昌市社科联驻义坪村第一书记杨美蓉感慨万千:“2017年,我刚来村里的时候,每逢春节、中秋等节日,就有贫困户搬着椅子坐在家门口,等着帮扶干部送钱送物。贫困户之间甚至互相攀比,谁得的多,谁得的少。”
好政策不能养懒汉。贫困户的这种“等靠要”思想深深地刺痛了杨美蓉。“我一定要从思想上拔掉他们的‘穷根’。”杨美蓉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必须要让贫困户明白,脱贫致富关键要靠自己。
“有一天,‘脱贫动力加油站’的念头在我脑中闪过。”杨美蓉告诉记者,村干部经过讨论,决定从人居环境、家庭美德、配合工作、遵纪守法和积极劳动等五个方面,每月对贫困户进行打分并公示。贫困户不论是参与村集体活动还是打扫公共卫生,都能获得相应积分,积分每月兑换一次。凭积分可在“脱贫动力加油站”兑换生活用品。
在小超市的货架上,记者看到,每件商品下方都挂有“加油价位卡”:食盐2积分、肥皂5积分、食用油60积分……“过去都是政府给什么,我们就接什么,现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缺啥兑换啥,没有的还可以写在心愿墙上。”贫困户王才旺的爱人一边挑选着所需的物品一边开心地说。
“脱贫动力加油站”自2019年8月运行以来,贫困户比的是谁家积分多,谁家更干净整洁,谁家更有致富门路。货架上还摆上了贫困户们自产的花生、菜籽油、大豆等商品,更是激发了贫困户种植的热情。“扶贫先扶志。”杨美蓉表示,“这不仅是贫困户物资的加油站,更是精神的加油站!”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药品信息服务证 江西日报社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