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电子商务景瓷网 | 大江论坛 |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文化艺术  >  平常心得
104、八大山人的真名是叫“朱耷”吗?
2022-06-15 10:59:00    来源:“平常心得”微信公众号
编辑:欧阳百惠    作者:姚亚平
字体:   | 大江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奉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一、八大不可能叫“朱耷”

      八大山人的名字叫什么?叫“朱耷”。这个记载最早见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02)刊的《西江志》:“八大山人名耷。”另见康熙年间新建县曹茂先著《绎堂杂识》:“耷为僧,名雪个”。后来,清人张庚《国朝画征录》载:“八大山人……姓朱氏名耷,字雪个。”

      为什么叫“朱耷”?“朱耷”是什么意思?“耷”,上面一个“大”,下面一个“耳”,就是“大耳朵”之义,据说,八大生下来时双耳较大,所以他父亲就给他取了个名,叫“朱耷子”。

      但是,“耷”这个名字,怎么看,怎么想,都不像皇亲贵族家的孩子名,倒很像民间百姓的小孩取名。民间小孩往往以身体某部位的特征取名,特别是取绰号,如“王大眼睛”、“李光头”、“刘小脚”、“钱大疤子”等,“朱耷子”,就相当于叫“朱大耳朵”,况且,“耷”的耳朵不但大,还下垂,即“耷拉着的大耳朵”,这个“朱耷子”的小名,还真有点南昌气息。南昌话里往往有“**子”的说法,比如“结巴之人”叫“结巴子”、“疖”叫“疖子”、“眼瞎之人”叫“瞎子”,“耳聋之人”叫“聋子”,这种叫法在南昌话里有几个特点:一、一般是名词,指称人,所以用来作人名,二是多指不好的身体特征,比如:“身材矮小之人”叫“矮子”,但身材高大为俊美之人,就没有“高子”一说,同样,眼神好、眼睛漂亮、耳朵好之类的人,都没有相应的叫法。三、除了临时把人叫成“瞎子”“拐子”是骂人、贬损人的话之外,用“**子”来作人名,则没有多大的骂人法,反而有贱名好活的意愿,就像“劣根”、“尿根”之类的名字。但不管管怎么说,八大山人叫“朱耷子”,很有些南昌城里的市井味道,王者皇族之气则不见啦。

      陈椿年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另眼再看八大山人》,从中国人、特别是中国贵族皇室的取名制度上,认定八大不可能叫“耷”。他认为朱耷和八大山人的“大明宗室”身份相矛盾。八大山人作为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他的原名,也就是“谱名”,绝不可能是“耷”。

      因为皇族有着严格的谱系序名制度,朱元璋的后裔,其名字由两部分构成:一、按中国传统,名字要有一个字辈。比如,朱元璋给燕王朱棣(即明成祖)这一支颁赐的谱系字辈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二、从朱元璋的儿子辈起,名字中除字辈外的那个字,必须依次选用“木、火、土、金、水”为偏旁的字,五行相生,周而复始地轮换使用。比如,崇祯皇帝作为朱棣的第九世孙,他的字辈是“由”,所以名字中必须有一个“由”字,而名字中的另一个字的偏旁则必须按照“木火水金土”的序列轮回,轮着崇祯帝这一辈是“木”,所以他的名字叫“由检”,而他的堂兄弘光皇帝则名叫“由崧”,他的另一个更加疏远的堂弟永历皇帝名叫“由榔”。总之,所有属于他这一辈的兄弟、堂兄弟的名字都必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辈分名“由”字,二是带有“木”字旁的字。

      各藩受封,也均由王子各拟世系二十个字以定行派。江西的朱权这一支的谱系字辈20个字为:“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八大山人是朱多炡的孙子,朱谋□(从土)的儿子,故以统字排行,也就是说,轮到八大山人这一辈,是“统”字辈,所以,他的名字中必有一个“统”。那名字中另一个字是什么呢?按上述江西宁王宗室排行20个字首,每代排行第二字取五行偏旁造名。八大山人的祖父叫朱多炡,火字旁,八大的父亲叫谋□,“土”字旁。按“木、火、土、金、水”五行相行这样排下来,八大这个“统”字辈的名字中就必须是一个带有“木”字旁的字。据《江西朱氏八支宗谱》记载八大的名字是:“统□(上“林”下“金”,音“劝”),号彭祖,又号八大山人,封辅国中尉,……”。因此,八大山人的正式名字绝不可能是单名“耷”字,他和他的父祖们谁都不可能违反太祖皇帝钦定的宗室命名制度。

      二、八大山人是皇族王孙

      在这幅《个山小像》上,有彭文亮的题跋:

      个翁大师像赞:

      瀑泉流远故侯家,九叶风高耐岁华。

      草圣诗禅随散逸,何须戴笠老烟霞。

      湖西彭文亮

      “瀑泉”系指八大山人的祖父朱多炡(字贞吉,号瀑泉),“故侯”当为宁王朱权,“九叶”系指从朱权到八大繁衍至第九代。这就说明了八大山人是朱权的后代。

      八大山人在《个山小像》上还特意盖上一方“西江弋阳王孙”的朱印。

      “西江”即指江西,“弋阳”指宁王下的弋阳郡王这一支。

      中国人是很重视印章的,不管是公章,还是私印,都是极其重要的信物。可以想象,八大山人隐名埋名,躲开人世,窜伏山林,潜藏佛门,人不人,僧不僧地这么多年,现在,他终于亮出自己的身份、名号、家世,大专地向世人喊出“我是皇族王孙!”家族的荣耀、自己的尊严,身份显贵,当然也有这些年的屈辱、苦难、压抑、苦闷等等,全在这“西江弋阳王孙”几个字、这一方印上啦!

      那么,八大山人作为“王孙”,他究竟是朱权之孙弋阳郡王的第几世孙呢?

      据《盱眙朱氏八支宗谱》记载,朱权在江西藩衍子孙,前属八府,后成八支。八支为:临川、宜春、瑞昌、乐安、石城、建安、钟陵、弋阳,均封为王。八大山人属弋阳王支。弋阳王府设在南昌。据汪世清、李旦、周士心和蔡星仪等先生等考证研究,八大属统字辈,谱系如下:

      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封为宁王,谥“献”,为第一世。

      朱权的儿子磐烒追封为宁王,谥“惠”,为第二世。

      磐烒的儿子奠槛封为弋阳王,谥“荣庄”,为第三世。

      奠槛的儿子觐□(金+“噪”去掉“口”)袭封为弋阳王,谥“僖顺”,为第四世。

      觐□(金+“噪”去掉“口”)的儿子宸诚封为镇国将军,为第五世。

      宸诚的儿子拱桧封为辅国将军,为第六世。

      拱桧的儿子多炡封为奉国将军,为第七世。

      多炡的儿子谋□封为镇国中尉,为第八世。

      谋□的儿子统□(上“林”下“金”,音“劝”,也就是八大山人)封为辅国中尉,为第九世。

      从上述八大的世系谱名便可知晓,从朱权到八大山人为九世,朱权的孙子奠槛始封为弋阳王,八大山人就是奠槛的七世孙,朱权的九世孙。《个山小像》上彭文亮的题赞诗说“九叶风高耐岁华”,其“九叶”,就是从朱权开始算的,朱耷(八大山人)乃是朱权的第九世王孙。

      弄清八大山人的谱系和辈分后,我们再通读这首题赞诗,可以加深对八大的理解。“瀑泉流远故侯家”,瀑泉先生(八大山人的祖父)这个老王侯之家源远流长,“九叶风高耐岁华”,从朱权到朱耷,这一王族都是历经岁月,尊贵高尚。“草圣诗禅随散逸”,朱耷先生书法诗文禅学都达到相当的造诣,“何须戴笠老烟霞”,现在应该亮明王孙的身份,何必像这幅《个山小像》画的那样,还戴个头笠,像一位老烟霞之翁呢?

      为什么朱耷(八大山人)被封为辅国中尉呢?按《续文献通考》所载,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礼仪,(列爵)封王子十人为王,凡亲王嫡长子为王,世子次长子及庶子年十岁封郡王,郡王子授镇国将军,孙授辅国将军,曾孙授奉国将军,元孙授镇国中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孙授奉国中尉。

      朱耷(八大山人),也就是统□(上“林”下“金”,音“劝”)系觐□(金+“噪”去掉“口”)的五世孙,而觐□(金+“噪”去掉“口”)袭封了弋阳王,所以,按世袭爵位排列,八大山人封为辅国中尉。

      八大生于宗室之家,家学渊源。八大的祖父为朱多炡,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宗米芾,颇有名气。父亲是朱谋“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清]陈鼎:《八大山人传》)。叔父朱谋堙也是一位画家。著有《画史会要》。

      三、八大山人为什么还是叫了“朱耷”?

      那么,“朱耷”这个名字从何而来呢?

      叶青先生和萧鸿鸣先生说:“朱耷”不过是八大山人应考秀才时,为了不让考官们知道他的“天潢贵胄”身份,而按照当时的办法,由学官即老师为他们更名,即“庠名”。

      皇族子孙不得应试做官,这原是“家天下”观念的极端延伸。天下都属一人一家了,百官只不过是为皇家奔走服役的奴才,怎能让龙子龙孙们混迹于奴才群中呢?而且,在实际政治的层面上,皇族子弟做了官也容易滋生政治野心和分裂势力,不利于“万世一系”的统治。所以明朝的《国典》曾明确规定:“公姓不得赴制艺”。

      可是,皇室宗亲本已接受分封,为什么八大却走上一条科举考试的仕进之路呢?因为大明王朝历经二百年,到了万历年间,全部宗室成员已繁衍达到十五万七千人,其中袭爵奉国中尉以上的成员已近九千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寄生阶层,闹得许多省份的全部田赋收入都供应不上本地的爵爷们的俸禄,国库便越来越穷,给爵爷们的俸禄只得再三再四地打折扣发放,陷入了朝廷和宗室双方都不满又都无法解脱的“公私两困”的窘境。

      于是,稍稍放宽政策,允许奉国中尉以下的宗室子弟参加考试,以求自立,但必须废弃爵位,‘四业奉尉以下,得辞爵制科(见魏广国《藩献记》序)以平民身份赴考’”,还只能“以赐名入试”,就是就参加考试时,不准使用原名即“谱名”。所以这“赐名”又称“庠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临时使用的名字。考试以后,不论是否考上,当事人都可以不再使用这个“庠名”。

      可以想像,八大山人作为皇室王孙,要参加科考,按规定不能用“谱名”,那用什么名呢?这时,他临时用一下小时候父亲叫他的小名“朱耷子”,是完全可能的。只不过“朱耷子”太不正式了,于是,去“子”,就叫成“朱耷”了。

      八大约于公元1635年至1639年期间,袭封宗室“中尉”爵位。八大有“中尉”封爵的文献记载见于《盱眙朱氏八支宗谱》:“八大山人,封辅国中尉。”八大于1642年弃爵,以民籍身份获得科考资格,于1643年八大山人在18岁那年考上了秀才,获“诸生”衔。按照明代科举制度规定,在取得“诸生”(即秀才)衔之后,八大山人可以参加乡试了,而他所历明代科举六次,即:1627(丁卯)、1630(庚午)、1633(癸酉)、1636(丙子)、1639(已卯)、1642(壬午),下一次大比之年,按规定当在1645年(乙酉),但是,1644年明朝灭亡了。八大山人还没来得及参加平生面临的第一次考试,他功名之路的梦想就连同大明江山一起碾碎在清兵的铁蹄之下(参见萧鸿鸣:《八大山人生平及作品系年》)。

      八大没有参加那次不可能朝廷大比之考了,“朱耷”这个名字也的确是临时一用,在八大的作品中似乎从来没有看到“朱耷”的签名。但尽管如此,他当年那个“庠名”依然登录在册,所以《江西通志》说他名叫“朱耷”,这样,一个临时使用过的名字——朱耷——就掩盖了八大山人的原名。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