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作为革命老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吉安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了怎样的目标定位和发展布局以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吉安市市长罗文江接受了人民网专访。
问: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吉安在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和战略考量。
罗文江:非常高兴参加人民网访谈,非常感谢人民网及各位网友对吉安发展的关心支持!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对于吉安来说,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既要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重大原则和实践要求,也要找准吉安定位、体现吉安特色、作出吉安贡献。我们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吉安实际,扭住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提出坚定不移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省共富共享美好生活实践区、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全面建设创新创业、宜居宜人、共富共享、文化文明的现代化吉安。在具体战略上,我们着力建设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昌吉赣高铁和五百里赣江为主轴、覆盖全域的区域发展格局。
着力建设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是贯彻“三新一高”的务实之策。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把建设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抓手。在工作思路、目标路径上,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比如,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的核心关键词就是“生态”,更加注重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畅通“两山”转化通道上探索新路子。还比如,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作为区域发展战略,也是过去吉泰走廊战略的升级版,将全域纳入布局,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区域协同,体现了协调发展的理念。
着力建设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是加快老区振兴的关键之举。近年来,吉安老区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活力越来越足、动能越来越强,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不断前移,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江西省“第一方阵”。但我们也深知,当前全国各地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如果不能发挥自身优势,进而创造更大优势,势必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落伍掉队。我们建设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就是立足吉安接南连北、四面逢源的区位优势,发挥赣南苏区振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老区振兴发展等战略优势,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紧密对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努力挺起江西中部脊梁。
问:听了罗市长的介绍,我们对吉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更加期待。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作为区域发展战略,吉安市在布局上是怎么考虑的,如何做到全市协调发展?
罗文江:我们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既着力打造重点板块,又注重区域互融、产业互补,构建两带引领、四区协同、多点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是打造两条示范带。一条示范带是高铁经济带。沿昌吉赣高铁培育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业态,打造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增长带。2022年底,长赣高铁开工建设,我们同步在沿线规划建设高铁新区,形成与昌吉赣高铁经济带遥相呼应的双经济带格局。另一条示范带是赣江最美风光带。赣江在吉安过境264公里,占全长的1/3多。我们坚持保护为先、水岸联动,抓好赣江生态综合治理,沿线发展赣江游、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业态。赣江流域6座控制性枢纽工程中,吉安境内就有5座。我们积极拥抱水运时代,出台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29条”,加快吉安港的8个综合码头建设,统筹抓好产业培育、货源组织、交通完善和物流配套等,打造赣江航运的重要枢纽。
二是打造四大核心区。主要是做强中心城区的四个重点板块。高铁新区作为城市的新名片,仅用五年时间,从荒芜之地崛起为现代新城,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科创中心、商贸中心都已投入运营,正努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城、现代服务业示范区、高端人才集聚地。井冈山国家级经开区营业收入已经突破千亿元,拥有井冈山综保区等15个国字号平台,正加快建设新兴工业发展示范区。吉安国家级高新区集聚了立讯、博硕等一批龙头企业,正加快向千亿园区迈进,成为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支点。吉安井冈山农高区正在升建国家级农高区,集聚了一大批省级以上科创平台,正着力打造南方红壤高效开发利用试验区。
三是打造多点增长极。主要是立起县域经济支点,支持非金属新材料、盐卤药化、生物医药制造、硅基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各具特色、各展所长。我们要求大县要有大气魄,在做大体量上多作贡献;小县要有新担当,在发展速度上走前列,形成县县勇争先的生动局面。
问:刚才您介绍了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的区域布局,我们知道,区域发展关键还是要有产业的支撑,通过区域融合、产业协作,实现“1+1>2”的效果。请问罗市长,吉安在建设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中,是怎么布局发展产业的?
罗文江:建设好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是一盘大棋局,也是一篇大文章。其中,“赣江中游”是地理位置,也是区位优势;“生态”是我们的特色优势,也是绿色发展方向;“经济带”就是战略取向,根本要落到经济发展上来。我们既着眼长远,高标准编制规划,厘清发展思路,更立足当前,找准主攻方向,扭住产业这个硬核支撑,只有产业强起来,才能真正把脊梁挺起来。重点从这几个方向发力:
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倍增。聚焦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1+4”产业,打造梯次培育、集群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五指峰”。电子信息作为首位产业,打造了电子信息产业联盟、产业研究院、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三驾马车”,培育了一批百亿企业、上市企业,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2220亿元,力争到2025年达到4000亿元,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制造产业聚集了一批成长性好、爆发性强的科技型企业,正在加快向全市第二个千亿产业迈进。我们还着力发展氢能、光伏、锂电、储能等产业,打造矿业经济全产业链,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
二是抢占数字经济赛道。立足产业基础,选准主攻方向,重点在5G制造、LED照明、智能终端、电子电路板等赛道精耕细作,建设了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了高铁新区、井冈山经开区等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2022年,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97.4亿元,位居江西省第二。吉安数字经济从起步到起势,已经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三是做强现代农业品牌。吉安山清水秀、生态优美,自古就是“江南粮仓”“鱼米之乡”,全市共拥有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300多个,每个县都有“一县一品”,井冈蜜柚、泰和乌鸡、遂川狗牯脑茶、安福火腿、峡江米粉、永丰茶油、万安富硒大米等农产品享誉省内外。我们坚持以打造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切入点,借助“井冈山”的影响力,以红色带绿色、产地带产品,让更多“吉安产品”转变成“井冈品牌”,推动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向农业强市迈进。我们计划到2025年,全面构建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标准体系、管理体系、营销体系,品牌价值达到300亿元以上,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江西、叫响全国、迈向世界,努力走出以品牌带动农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四是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坚持全域规划,以井冈山景区为引领,聚力打造世界红色旅游目的地、国际知名旅游休闲度假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群众参与,每个县市区都打造了一批高品质旅游景区,国家4A级景区实现县域全覆盖。沿赣江打造后河梦回庐陵、吉州窑、蜀口生态岛等一批优质景区,与大井冈旅游圈融合互动。开工建设8条旅游快速通道,迎客入吉、引客下山,推动山上山下一体化,让游客上井冈、游赣江,享绿色生态、品庐陵文化。
吉安老区振兴势头正劲、生机勃发。我们将以“作示范、勇争先”的豪情壮志和务实行动,加快建设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奋力描绘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吉安画卷。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