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文化艺术
文化九江 文旅潮涌
2023-04-17 05:06:11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冯兆明    作者:刘小荣 周亚婧
字体:   | 大江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奉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白居易笔下的桃花又开了。

      1200多年前,人间四月,庐山古刹,有桃花灼灼。偶遇此景,诗人白居易写下名作《大林寺桃花》。

      1200多年后,桃花还是那桃花,不同的是,这座城市已然成为无数经典艺术作品的主角,千年文脉在锦绣山川间流淌。

      前人开创,今人续章。当我们再次吟诵起那首古诗,看到的是九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盎然春意,听到的是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铿锵步伐。

      千年文脉 春色满园

      许多人认识九江,是从古典诗词开始的。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白居易的《琵琶行》……历代文人骚客抒情写意,构建起诗文“大观园”。九江,在中国文学史上添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九江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九江”这两个字,又一次在大众视野中“刷屏”。

      公开资料显示,九江境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22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369处;历代有1500余位诗人在这里赋诗作词,作品总数超1.6万首;有博物馆、纪念馆25家,馆藏文物5.1万余件(套)。这是一代又一代九江人接续守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成果,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厚重家底。

      借助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九江同步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和老城区改造,将历史建筑、文化街区、景区景点有效串联,让历史建筑与老城人文更加相得益彰。同时,推进文旅融合,繁荣文化创作,推出“山盟海誓”“诗书浔阳”“信步江湖”等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了金星砚、武宁木雕、瑞昌剪纸等一批文创品牌。

      该市创新呈现方式,推出“夸白九江”沉浸式本土文化演艺栏目和“乡约三部曲”文化惠民品牌活动,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让文化元素更加亲民。2022年,该市开展送戏下乡近1200场次,直接惠及群众超44万人次;开展送电影下乡3万余场次。

      项目发展 春暖花开

      在长江之畔,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建设如火如荼。这是一个集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工程,按照“千年文化、串珠成链、创意重现”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滨水岸线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建成后将成为九江文旅新地标。

      依山傍水,文化昌隆。在赓续传统文脉的同时,九江深耕“悠然庐山魅力九江”城市文旅品牌,多产融合蓄足发展后劲,大项目、好项目在这里“开花”,文化自信在这里“发芽”。

      九江茶市、中国·江豚湾(湖口)水生生物保护基地、彭泽县蔓谷田园综合体、修水县秋收起义红色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文旅产业项目,既有传统古色,又有生态绿色,还有农旅新色,更有老区红色。

      文化、商业、旅游有机融合,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近年来,该市通过建设智慧景区、建设民宿聚集区、创建旅游景区等工作,让“智慧+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深入人心。2022年,九江市举办或承办了5项省级以上重大活动,新增1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3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7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进一步激发文旅发展活力。

      数字文化 春江水暖

      走进九江市琵琶亭景区,坐在木桌前,通过数字技术,就能与白居易月下对酌,同作琵琶诗、共赏琵琶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数字化是九江文旅的发展方向。从完善景区数字化设施设备,到丰富数字文化产品,再到搭建文化网络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将山水风光、文化特色和人文历史等资源要素整合起来,让“光阴的故事”有了更生动的讲述方式。

      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水平、拓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渠道的探索中,“九派文旅云”服务平台应运而生。这是一个集文化展示、数据分析、线上交互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目前已接入九江市1557家文化机构,注册用户超过1.5万人次。以此为载体,该市进一步整合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优质资源,建立9个线上文化专题数据库,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完成全景数字化建设,大大提升了文化整体价值和传播路径。

      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应用,也让智慧全域旅游有了更多可能。九江持续深入探索“互联网+旅游”实践,自主开发“自在寻游”小程序文旅综合服务平台,聚焦该市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面向游客和经营主体提供官方服务,形成了集文旅大数据中心和文旅综合监管、服务、营销平台等多应用场景于一体的智慧文旅综合服务体系。

      景区景点数据化、产品体系数字化、营销推广智能化,一部手机,畅游九江。以提升游客体验和服务质量为核心,数字化服务平台逐渐成了九江文旅品牌的智慧新名片。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荣 周亚婧

    江西日报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中国人保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