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曹智健报道:12日,本报5版《小区地下车库多根承重柱开裂》一文刊登后引发多方关注。当天,记者从昌东镇政府了解到,6月10日,检测机构已进入华鹏东岸小区,预计检测时长为一周。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将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检测报告。
6月12日,工作人员正在为现场检测做准备
承重柱开裂现象或始于4月底
根据南昌高新区城建局最新回应,4月底,南昌高新区华鹏东岸小区物业保洁员工作时发现小区地下停车位265号与266号之间一根框架柱柱体外粉刷层脱落的情况。
针对该现象,5月10日下午,小区开发商华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派人员现场查看,发现该框架柱距地面1.7米处混凝土出现爆裂情况,柱内竖向受力钢筋裸露在外且已变形。5月11日至5月12日,开发商完成区间分压加固工作。
5月12日,南昌高新区城建局召集昌东镇、开发商、南昌大学设计院有关专家进行研判,全面布置应急处置工作,邀请南昌大学建筑设计院专家现场实地勘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急整改建议及意见。
南昌高新区城建局责成开发商寻求第三方进行检测
经南昌高新区城建局专业人员、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专家现场初步查明:该框架柱处于小区8栋和10栋之间的地下室区域,上部区域为小区绿化带,受损构件周边已进行了支撑加固。该地下室工程的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8栋和10栋的结构形式为剪力墙,基础形式为预应力管桩。
经对受损构件观察发现,该构件属典型受压破坏,在距地面约1.7米处,混凝土存在爆裂现象,竖向受力钢筋呈“灯笼”状外鼓。该构件周边柱、梁、顶板和地基等未发现明显的起鼓、下沉、开裂等异常情况。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结构图纸,经综合研判,可初步排除楼栋主体结构的风险。
根据专家初判情况,南昌高新区城建局责成开发商立即根据专家组意见形成初步方案,进一步组织专家对该柱体荷载变化查明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对该风险点位及周边梁、柱、底板进行重点勘查、检测;并对该风险点周边的8栋、10栋进行垂直度观测。
已开展检测工作 根据检测情况完成加固
据了解,开发商和小区部分业主代表沟通后,将此次鉴定、检测工作委托给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对小区8栋、10栋和地下室工程内混凝土主体结构进行实体检测。
记者了解到,此次检测的项目包含: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箍筋间距及根数)、房屋全高垂直度偏差、混凝土框架柱开裂相邻范围内变形情况、混凝土结构垂直度偏差,以此确定可能造成混凝土框架柱开裂的原因。
昌东镇政府党政办工作人员表示,检测机构在6月10日已进场检测,记者根据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方案得知,现场检测时间约需7天,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出具检测报告。
此后,检测机构将结合检测、鉴定情况,对受损构件提出加固设计方案,镇政府将结合检测情况督促相关部门根据方案完成加固工作。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