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期限两年,约定三个月试用期,是否合法?私家车在顺风车平台接单是否构成非法营运?……8月8日至9日,由新法治报社与省律师协会联合开展的第763期“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服务,7名公益律师在新法治报公益律师QQ群(群号1:48525076;群号2:48528049)在线回答网友的法律问题,两天共回复网友问题30余个,涉及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方面。
◎文/图 新法治报全媒体记者方维芳
回答网友提问
试用期应该有多久?
网友刘先生向新法治报公益律师咨询了试用期的问题。今年7月份,刘先生入职某公司,公司和刘先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是两年,但约定三个月试用期,是否合法?
“刘先生入职公司关于试用期的约定不合法。”江西听讼律师事务所尚双瑜律师解释,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私家车跑顺风车违法吗?
随着私家车越来越普及,不少车主选择在上下班途中接单跑顺风车,但又担心构成非法营运。记者发现,不少网友咨询相关问题。
江西公仁律师事务所刘林明律师介绍,交通运输部对网友关于顺风车是否违法的事项的回复中提到:“合法的私人小客车合乘与网约车经营性客运服务有很大区别,不需要办理网约车相关许可,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应以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事先发布出行信息;二是由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合乘车辆;三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四是每车每日合乘次数应有一定限制。 ”
刘林明解释,顺风车是否构成非法营运因地而异,要看所在城市的顺风车是否合法。如果所在城市的平台没有向当地报备,没有获得合法资质,车主通过平台发布的顺风车信息接单就属于非法营运。对于顺风车合法的城市,首先,车主应注意接单次数,不要超过所在城市规定的次数,一旦超过规定的接单次数很容易被认定为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活动;其次,分摊的费用不要超过规定的比例,超出相关比例容易被认定为是以营利为目的,继而构成非法营运。
丈夫去世后银行贷款谁来还?
婚姻家庭一直是网友咨询的热点。网友“瑶瑶”和丈夫2015年结婚,婚后购买了一套房子,育有一儿一女。2019年,“瑶瑶”的丈夫为了生意周转向银行借了100万元。去年年底,“瑶瑶”的丈夫去世。由于“瑶瑶”无力偿还银行贷款,银行将“瑶瑶”起诉至法院。“钱是我丈夫借的,我没有签字,他去世了,我需要偿还贷款吗?”
“房子是婚内购买,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没有约定的情形下,夫妻二人各享有一半的份额。”北京市中伦文德(南昌)律师事务所周丽律师回复,“根据民法典,你丈夫去世后,你和女儿、儿子、你丈夫的父母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对你丈夫的一半份额享有平等的继承权。你和女儿、儿子、你丈夫的父母作为遗产继承人,依法应在继承你丈夫的遗产范围内向银行履行还款责任,如果你们当中有人放弃对你丈夫遗产的继承,则无需向银行履行还款义务。”
网友“曹女士”咨询的也是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曹女士”与人恋爱生了一个女孩。在孩子生下来一个月后,“曹女士”才发现男方有妻有子。“男方老婆不仅来我家里闹,还起诉了我,要我归还恋爱期间男方转给我的十多万元。”“曹女士”表示,“这些钱还包括女儿的奶粉钱,我该怎么办?”
“首先,婚外情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若你确实不知情,根据民法典,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你可以免除返还义务。”北京市京师(南昌)律师事务所李明律师表示,男方转给“曹女士”的钱要一分为二,原配一要证明钱是属于赠与,如果不属于赠与,则属于男方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民法典,夫妻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但是分割共同财产要以提出离婚请求为前提,不在本案中处理。另外,不属于赠与的部分,比如孩子的奶粉钱、购置婴儿用品的费用,男方有抚养义务,一般本案中不处理该费用。李明律师表示,“曹女士”可以起诉男方,要求其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以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