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华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5年,办理违纪违法案件30多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这是婺源县纪委县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潘平凡在工作日记上记录的一组数字。
自2018年转隶到县纪委县监委后,潘平凡一直奋战在审查调查一线。5年多来,他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23年1月,潘平凡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做到与群众“心意相通”,这是潘平凡在工作中始终追求的目标。
转隶到纪检监察机关不到一个月,县纪委县监委领导让潘平凡牵头负责,调查该县秋口镇岭溪村一起侵占茶农利益、套取茶林改造资金的问题线索。对问题线索分析研判后,为防止“打草惊蛇”,他决定先从外围核查,带领工作人员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间行走,向群众了解茶山改造和茶林补助情况。
在深入走访群众的同时,他从县林业局、镇政府等职能部门调来岭溪村领取茶林改造补助的台账,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现场查看,一户一户上门核实。经过3个多月的调查,该村村干部汪某、戴某等3人贪污茶林改造资金的事实浮出水面。
“你们村的茶林是什么时间改造的?”潘平凡边问边将一摞材料摆在3名村干部面前。
“茶林改造是好几年前的事了,群众都挺满意的。”3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相关群众都签名同意了吗?”潘平凡紧接着反问道。闻言,他们3人大眼瞪小眼,没人敢接话。
“伪造村民签名,骗取茶林改造补助,你们根本就没有对茶林进行过改造……”潘平凡把证据向他们面前一推,严厉地说道。见状,3人顿时像霜打的茄子,承认了违纪违法事实。
最终,根据调查结果,经县纪委县监委研究决定,给予汪某开除党籍处分,责令戴某等2人辞职。
业务能力过硬,是潘平凡的一大特点。在同事眼中,再难啃的硬骨头,都难不倒他。
2021年9月,全省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当时,县委巡察组向县纪委县监委移交了一条线索:原县粮食局出纳徐某存在挪用账外资金问题。
经过对2000多条银行流水逐一比对分析,潘平凡发现了可疑的资金流向:有一笔粮款转给了时任局长俞某。当他找到相关人员调查核实时,他们均表示:该笔资金是走访粮商支出的费用。资金的真实去向与相关人员的笔录相矛盾,但陈述却出奇一致。
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向县纪委县监委主要领导汇报同意后,潘平凡带领相关人员分头行动。经过一个多月努力,他们发现了县粮油收储公司詹某、徐某等人通过买卖“转圈粮”、伪造“空气粮”谋取私利的集体腐败问题线索。而那笔转给俞某的粮款,被其用于个人投资,后又通过开具虚假发票方式予以侵吞,涉嫌贪污犯罪。
根据调查结果,最终詹某、俞某、徐某等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此后,该县纪委县监委还用好用足查办案件成果,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20余项,督促全县粮食系统形成靠制度管权、管粮、管人的机制。
敬业和奉献,是潘平凡工作中的两个“关键词”。长年奋战在办案一线的他说:“我的名字可以叫平凡,但做事不能平凡。”
这就是潘平凡,一个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业绩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