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因患者仿佛生活在自己的星球上,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近年来,国内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
为不断改善我省孤独症儿童生活状况,有效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负担,近日,省残联联合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10个厅局印发《关于加强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康复救助、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托养服务等方面出台19项关爱保障措施。
康复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做好早期筛查,是关爱孤独症儿童的前提。
通知要求,建立早期筛查干预制度,开展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诊断。其中明确,依托省儿童医院成立省级孤独症筛查诊治中心,并在全省建立若干孤独症筛查干预师资培训基地。到今年年底,每个设区市至少有1所市级医疗机构能诊断孤独症儿童;到2025年,全省实现0至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愿筛尽筛全覆盖。
为确保筛查出的孤独症儿童能尽快享受各类救助政策,通知提出,推动卫健、残联、民政、教育部门之间实现孤独症儿童信息共享。
在提高康复服务水平方面,通知明确,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最低补助标准为1.5万元/人/年(与其他类别残疾儿童一致);机构布局上,到2025年,每个设区市至少有1所市级医疗机构能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常住人口30万以上的县(市)至少有1所医疗机构能开展康复工作,从而实现到2025年0至6岁有需求的孤独症儿童接受康复训练全省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为强化医疗保障,通知提出,将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逐步将孤独症纳入门诊特殊慢性病范围。
建立省级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
在特殊教育保障方面,通知指出,要通过“一人一案”确保孤独症儿童入学“应入尽入”;着力发展高中特殊教育,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增设职教部(班),鼓励中职学校增设特教部(班);到2025年,各设区市至少确定1所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和1所幼儿园作为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试点学校、幼儿园。
与此同时,推进特殊教育机构建设,支持南昌市加快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并建立省级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
在社会支持方面,主要围绕兜牢孤独症儿童家庭基本生活底线。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儿童或孤独症儿童家庭依规纳入低保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孤独症个人按“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此外,对就业年龄段的重度患者实施“阳光家园”项目(中国残联的托养服务项目),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为该群体提供托养服务。
关爱孤独症儿童,专业人才不可或缺。
通知指出,推动建设一批示范性孤独症儿童筛查、诊疗、康复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推动师范类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内容,将孤独症教育内容纳入省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为倾斜鼓励培养相关专业教育人才,其中强调,特殊教育学校中从事孤独症儿童教育领域的教师在申报副高级职称时,对此前“有1年以上乡村任教(交流)经历且考核合格”的条件将不作要求。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卞晔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