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鹰潭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桐)在贵溪市耳口乡耳口村下梅村小组,原来闲置多年的村宅老屋,通过租赁方式流转后,被打造为“二十四桥”民宿综合体,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精品民宿小楼。目前,该民宿综合体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20多万元。
近年来,鹰潭市将全域“宅改”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度融合、协同推进,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闲置资源,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全域推进,描绘和美乡村图景。该市通过全域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将“宅改”与城乡融合、产业振兴、促农增收等有机结合起来,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宅改”带来的新变化。同时,将全市划分城郊、平原丘陵、山区、公路沿线四个区域,分类一体推进,按照“百村示范、千村巩固”“乡乡有示范引领,村村有亮点带动”工作思路,制定“宅改”“六好六到位”标准,将村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有步骤分批次推进“宅改”,使乡村美如画,处处展新颜。截至目前,鹰潭市3406个村小组中有3019个开展了“宅改”试点工作,共退出闲置宅基地8.5万余宗、面积1.31万亩,建成6700余个小花园、小菜园或小果园。
管用结合,带动产业兴农民富。为做好“宅改”“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宅改”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有效衔接,鹰潭市通过建立一个机构、一支队伍、一个窗口、一个理事会、一套制度等方式,对宅基地审批、监管等进行明确规范。同时,对“宅改”中盘活的土地资源,在优先保障村民10至15年建房需求、优先满足村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用地的基础上,用来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截至目前,该市通过“宅改”累计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和宅基地3388处,带动8327名农民就业,人均月增收2500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