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江西交通
AI教你开车,这事靠谱吗?(图)
在南昌跟着“AI教练”学车是啥体验 记者实地探访
2024-04-25 04:28:08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冯兆明    作者:章娜 淦子衿
字体:   | 大江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起步!”“停车!”4月23日下午,江西蓝天驾校内,一名学员正按照车内AI(人工智能)学车系统的指示,完成训练步骤。相比传统模式,引入AI技术之后,学车发生了很大变化——教练被AI系统取代,基础驾驶在模拟器上完成……

      那么,在全新的驾培方式下,学员体验感如何?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怎样保障初学者的安全?记者来到驾校,一探究竟。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实习生淦子衿

    学员通过模拟器在室内训练。

    教学车上安装了AI系统。

      ●已有驾校实现科目二AI教学全覆盖

      学习开车,让AI智能系统取代教练,这种新型驾培方式逐渐兴起,AI驾培已经被推广至我省多所驾校。

      “目前,全省共有10所驾校引入了AI驾培项目,设备总数为170台,大多集中在南昌,新余、吉安、抚州等地也引进了AI教学。”省驾培协会会长,江西蓝天驾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文清介绍。AI驾培主要应用在哪些科目?王文清称,主要还是用于科目二教学,“一方面学员在学科目二时可通过模拟器训练,另一方面是在驾驶训练中采用AI系统进行指导。目前,科目三系统还未普及AI教学”。

      王文清告诉记者,以南昌蓝天驾校昌东校区为例,目前已实现科目二AI培训全覆盖,“在日常教学中,昌东校区98%的学员都是选择AI教学,只有极个别的学员提出还是希望用传统的模式,让教练员手把手教”。

      ●教学车满满科技感,还不用担心碰撞

      实际教学中,AI驾培是如何培训的?学员反响如何?4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江西蓝天驾校昌东校区一探究竟。

      在科目二模拟器训练教室内,学员小郑端坐在模拟器驾驶座位上,系好安全带,戴着耳机,听到驾驶指令后,根据提示打方向盘。“今天是我上科目二的第一节课,学习内容是控制车速,现在提示是5至10公里每小时的慢速行驶。”小郑说,她在模拟器上训练比较轻松,即使因车速控制不好发生“熄火”,也不会产生紧张情绪。

      除了训练车速调节,模拟器上还可训练倒车入库等项目。当日下午,学员小胡正在根据地面停车位的白线,练习将车辆准确停进模拟器内的车库。“再学两个课时,就可以去实地练车了。”小胡说。

      记者注意到,驾校还在室外的科目二场地设置了AI练车场,每辆教学车上都安装了AI智能设备。以往学员在训练场地学车时,旁边都有一名教练在副驾驶座进行指导,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台AI设备,根据设备上的小小电子屏,学员可以接收指令,同时能看到车辆行驶的位置和状态。

      学员缺乏驾驶技巧,训练时发生安全问题怎么办?驾校工作人员介绍,教学车四周都安装了毫米波雷达,一旦车辆即将撞上障碍物,就会自动“锁车”,这也是学员可以独自驾驶车辆最重要的安全保障。

      ●AI驾培和传统驾培,该怎么选?

      AI驾培在培训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全省范围内,已有一些驾校在试水应用。

      江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机动车服务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交通主管部门正在积极引导驾校推广这一新型驾培模式。不过,AI驾培对于驾校的规模有一定要求,要有专门的场地开设AI模拟器训练场地及车辆实训场地,因此对中小规模的驾校来说,推广并不容易。

      那么,学员学车是选择AI驾培还是传统驾培?人工智能与教练教学各有什么优势呢?

      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机动车服务处工作人员介绍,AI驾培的好处,是学员在练车过程中独立驾驶的能力得以提升,可对今后上路积累“实战”经验;同时,用AI系统替代教练,能达到教学水平的统一,避免学员遇到教学水平不一的教练员。不过,传统的教练教学也有一定优势,就是学员与教练之间的互动性更强,一旦学员在学车过程中遇到问题,教练可以及时分析并予以纠正。

      “广大学员在学车时,可以根据所需选择适合的学车方式,掌握好驾车技巧,营造安全的驾驶环境。”该工作人员表示。

    江南都市报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中国人保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