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2024甘肃生态环保行】问道崆峒山 见证“生态+”全域文旅融合新画卷
2024-06-04 14:53:00    来源:大江网
编辑:周珺    作者:涂文华
字体:   | 大江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李婧张春燕 全媒体记者涂文华报道: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初夏的平凉大地风和景明,莺歌燕舞。“共赴绿色之约——2024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主题采访团走进平凉市崆峒山景区。

      听着鸟儿的啁啾,“草长莺飞”的画面感扑面而来。大家沐浴着大自然的神奇俊秀,忘记了案牍劳形,尽情释放着疲惫的灵魂,仿佛吸纳了崆峒山的飘飘仙气,神清气爽。

    平凉市崆峒山景区

      此情此景让参加此次甘肃生态环保行的微博大V心潮澎湃:“第一次来到崆峒山景区,感觉这里的空气超新鲜,负氧离子超多,满眼绿意,还有各种珍奇的鸟类,非常舒服、特别生态、特别绿色,我很喜欢。”

      在平凉,每年有千万名游客从各地纷至沓来,在青山绿水间享受生活的舒适安然,探寻身心健康的秘诀。伴随着人们旅游观念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升级,康养旅游早已成为平凉探索旅游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每逢假期和周末,不少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喜欢来爬山,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沉浸式体验各类康养项目,观崆峒武术表演、练养生拳、听道家养生讲堂、喝道茶……”崆峒山景区导游介绍说,景区还有“音韵崆峒”表演,如泣如诉的小提琴曲,轻柔舒缓的钢琴声,总是令众多游客陶醉其中。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是旅游还是文化层面,作为平凉康养旅游景区中的翘楚,崆峒山集5个国字号头衔于一身。它横亘在陇东黄土高原的纵横沟壑中,如一股清流,用独特的翠绿打破了黄褐色的苍凉单调,丰富了人们的审美视觉,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之美誉。

    采访团记者们在景区内成功挑战“登天梯”后返程

      近年来,崆峒山大景区紧紧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按照“一核心、一基地、轴向双拓、六区联动”的规划布局,积极协调规划片区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招商融资力度,加强与旅游功能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初步构建了高效、优质的旅游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景区已形成了集道源、武术、生态、古建、养生于一体的5张旅游“金名片”,真正做到了立足资源优势,以全域生态旅游视角规划发展蓝图。

      据崆峒山大景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崆峒山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古文化遗迹和地质遗迹。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陇东天然的绿色宝库,其中野生动物有298种(亚种),维管植物群落野生种134科604属1421种,主要保护的植物有对叶兰、小斑叶兰、小花火烧兰、凹舌兰、绶草、黄芪、胡桃楸、麻黄、牡丹、芍药、中国沙棘等。近年来,保护区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达到了46.4%,其生态区域重要性更加凸显。

      下一步,崆峒山大景区将以创建全省旅居康养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核心,继续致力于打造“生态保护型”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努力把崆峒山建设成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令人向往的旅居康养基地。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