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西》作为20世纪20年代初江西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当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在地方层面上的一个重要见证。这份杂志的创办与发展,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江西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新江西》和《新江西半月刊》
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驱者袁玉冰担任主编
袁玉冰是江西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主要是通过撰写文章来传播马克思主义。1922年8月,袁玉冰考入北京大学,在哲学系就读,结识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不久由其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
1919年下半年,袁玉冰、黄道等8名进步学生在江西南昌组织成立进步团体“鄱阳湖社”,1920年12月改名为“改造社”。该社的主要负责人是袁玉冰,重要成员有黄道、方志敏、邹秀峰等。
改造社于1921年5月1日正式创办机关刊物《新江西》,袁玉冰兼任主编。他在《新江西》季刊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是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
军阀政府虽禁止出版 仍在学生和工人中广泛发行
马克思主义在江西的广泛传播引起了北洋军阀政府的恐惧,一再通令禁止《新江西》的继续出版。但是,反动统治者的压制阻止不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江西》杂志不仅继续在广大青年学生和部分工人中广泛发行,并使更多关心国家命运的人参与讨论马克思主义。
然而,一些站在资产阶级右翼立场上的知识分子,却出面充当在思想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角色。以袁玉冰为代表的江西马克思主义者,旗帜鲜明地同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斗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全国论战在江西开展
袁玉冰及改造社社员在《新江西》上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讨论,是全国范围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大论战在江西的反映。
当时,有的社员受“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观点影响,声称“现在有些人大谈特谈而且自命为很忠实于某种主义的人……都是跟着别人说的,否则也是某种主义的奴隶”,嘲笑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空谈主义者”“盲目的牺牲者”,主张“多从研究实际方面去做”,甚至提出凡是没有看过《资本论》的人就不配谈论马克思主义。这些谬论,实质上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针对这种错误思潮,袁玉冰等人撰写了很多文章以捍卫马克思主义。
对于青年们大谈特谈马克思主义,袁玉冰表示支持。他说:“只要问他谈得对不对,如果谈的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不但《资本论》,连他的《共产党宣言》没有读过也不要紧。否则,如果把马克思来做傀儡,曲解马克思的学说来迁就自己的主张……就把《资本论》如蒙童对于《三字经》《百家姓》一样地读得烂熟,可以背诵起来,也不免为马克思的罪人。”这不但批驳了改造社内部的反马克思主义言论,也有力地反击了实用主义主张。
这场论战以袁玉冰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派取得胜利,从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江西的传播。
1923年3月,《新江西》被江西军阀当局勒令停刊。同年10月,旅居上海、南京等地包括部分改造社社员在内的20多名江西进步青年又创办了《新江西》半月刊,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
肖立宇、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杨文超/文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