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文化中国行”之走进大美青海】青海同宝山:见证历史辉煌 传承红色精神(图)
2024-08-23 15:27:12    来源:大江网
编辑:周珺    作者:王恬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王恬报道:美丽的青海湖畔,同宝山巍峨耸立,海拔4024米的高度见证了无数历史的辉煌与沧桑。这里是水草丰美的牧场,也是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红色基地。站在山巅,青海湖全景尽收眼底,沙岛、海心山、西海镇等地一览无余,美不胜收。然而,更让历史所铭记的,是这里曾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国营二二一厂的旧址,以及那些默默守卫着这片神秘禁区的无名英雄们。

      六十多年前,为了保卫国家的核心利益,防止敌对国的破坏,原兰州军区调遣了17000余人的空军高射炮兵和导弹部队,驻守二二一基地,承担起了作战防空的神圣使命。他们切实保卫了我国核基地的安全,为国防核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通过各种平台,当地部门联系到了当时高炮部队的退役老兵。通过他们的回忆,找到了空军守卫部队驻地遗址13处,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海晏、刚察、门源等地,每一处都铭记着那段峥嵘岁月。

      同宝山3792阵地,作为众多雪山峻岭中的第二个制高点,更是见证了当年部队的训练生活状态。几经周折,当地政府联系到了原驻守二二一基地原兰州军区空军部队老兵李敬德老人。据他回忆,1973年10月,高炮部队奉命从兰州调防到青海,驻扎在同宝山阵地。由于驻地海拔高,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地的60%,严重的高山反应让大家都头晕呕吐,甚至昏迷。然而,作为一名军人,他们深知戎装在身、使命在肩,保家卫国是自己的神圣职责。于是,他们每天去较远的山上打红柳,背着红柳从慢走到慢跑、从快走到快跑,就这样达到了所有平地标准一样的训练任务。

      “我们虽然在同宝山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但是我们不后悔。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使中华民族真正挺起了自己的脊梁,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壮了国威、壮了军威。”李敬德老人坚定地说。像李敬德老人这样的无名英雄,在二二一基地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怀揣一颗保家卫国的爱国之心,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碧血丹心铸事碑,舍生忘死纾国难。坚守在同宝山上的空军守卫部队,几十年如一日,巡逻在禁区边界线上,保卫着基地每一个角落的安全,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宝山守护了青海湖,而他们守护了国家的神秘禁区,守护了国家的伟大事业,2023年10月25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将同宝山红色研学基地列入海北州首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先锋阵地”。2024年4月7日,青海省委组织部将同宝山红色研学基地列入第三批省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

      “我们依托同宝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了同宝山红色研学基地,自建成以来,共完成党员干部研学120余批、32000余人次,完成了青少年研学10余次、参训学员近千人,完成各类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主题党日活动300余次。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研学学员更好地了解同宝山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青海海北交旅融合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青说。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涓浗浜轰繚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