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文化中国行”之走进大美青海】青海刚察:共筑生态屏障 守护湟鱼家园(图)
2024-08-23 15:28:37    来源: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周珺    作者:王恬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恬报道:8月23日,“‘文化中国行’之走进大美青海”全国重点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实地采访青海湖湟鱼保护工作。

      采访团来到刚察县湟鱼家园,虽时至8月,但仍有部分“滞留”的湟鱼在河道中游荡,鱼鸥时而飞过,为游客呈现了一幅幅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赏湟鱼的翩翩身姿,感受它们在清澈水域中自由游弋的灵动之美、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还可以在观鱼台上,亲手将鱼儿放入水中,体验放流的喜悦与生命的尊严。

      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它是青海湖“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的核心物种。为了保护湟鱼,青海省先后6次封湖育鱼并持续至今,湟鱼也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这一巨大变化的背后,是围绕湟鱼和青海湖开展的一系列环境整治和人工增殖放流等保护手段的介入。

      每年夏季6至7月份,青海湖湟鱼逆流而上,它们密集成群,溯河洄游刚察境内的沙柳河、布哈河、泉吉河、哈尔盖河、吉尔孟河受精产卵。

      湟鱼洄游之路充满艰难险阻,从产卵到孵化,湟鱼鱼卵的自然出苗率往往不到千分之二。除了封湖育鱼,增殖放流也是湟鱼数量增长的重要手段。

      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助理工程师郭若晨介绍,青海湖周边的气候条件比较恶劣,青海湖的湟鱼在河道自然产卵生下的小宝宝会由于河道断流、天气变化、天敌捕食等因素,导致它们存活比较困难,所以要通过人工繁殖的方式,帮助它保证种群数量。

      为恢复裸鲤资源,青海省在1997年设立了两处增殖放流站,着手研究人工孵化技术。从建站起,技术人员反复寻找和摸索青海湖裸鲤人工繁育的方法,到2000年逐渐掌握了技术要领,形成人工采卵、授精、脱粘、孵化、破膜、幼苗培育等阶段的操作规程。

      青海湖裸鲤“助产师”的工作主要是去青海湖裸鲤洄游鱼群较大的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黑马河进行人工采集受精卵,把采集的受精卵带到孵化车间,交由青海湖裸鲤“育婴师”进行24小时精心地孵化培育。培育到完全平游一周后,也就是鱼苗“满月”了,就将鱼苗运至西宁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放入池塘中,交由青海湖裸鲤“培育师”进行培育。在中心寄养一年以后,送回到家乡,放归大自然。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中国人保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