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学党史
在赣州红色文化中
感受中国革命不朽的精神
赣南记忆
属于你我的红色记忆
石城县为中央苏区全红县
地处中央苏区核心区域
鲜为人知的中央苏区秘密金库
就设立在石城县横江镇张坑村烂泥坑
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宣告成立。1932年4月,红军攻下闽南重镇漳州,筹集到一百多万块银元、几百根金条、金银器皿和布匹、粮食等物资。当时战乱频发,敌特势力猖獗,在哪里保存这些物资,让这些财富发挥最大的作用?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身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深谋远虑,于1932年8月亲自到各地考察地形,最终确定在石城横江的烂泥坑建立中央金库。
▲瑞金叶坪国家银行旧址。
石城县为中央苏区全红县,地处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烂泥坑位于武夷山腰,赣闽两省的石城、瑞金、长汀、宁化四县交界处,既有山路通往各地,又有高大茂密的森林做天然掩护,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巧妙工事伪装下的藏宝地(剖面场景)。
这些“镇国之宝”在石城烂泥坑安全隐藏了两年多的时间,其间被动用过两次:第一次是1933年春夏之交,举办“金山银山”展览。《红色中华》于1933年3月27日登载了一篇题为《向富农捐募30万,发动群众停止挤兑》的报道中写道:“各地银行发生挤兑现象”“为着巩固苏维埃的金融基础,充裕国家银行的金库,我们要发动群众停止挤兑”。为证明国家银行资金实力,增强百姓信心,动用秘密金库的金银财宝,为应对挤兑风波,举办了“金山银山”展览。第二次是长征前夕被全部带走,这为长征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
▲烂泥坑苏维埃国家银行秘密金库遗址。
1934年4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苏区瑞金、石城、宁都、兴国、会昌、于都、长汀危在旦夕,中央红军被迫长征,秘密金库的资金取回瑞金后,化整为零发给各军团,在长征中由红军战士负责背着行军。正是这批资金成了红军万里征途中的重要经济支柱,而秘密金库则变成了战士们背上的红军流动银行。这银行里的一分一文,任何人都没有挪用、贪用。在后来的长征途中,这些财宝对长征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红军用它们向遇到的白区百姓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保证充足的战斗力;还有一些因为受伤无法跟随部队行军而被留下来的战士,也依靠这些银元钞票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和药品,从而顽强坚持下来,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长征胜利后,部分资金存入延安国民经济部的“永丰栈”里,在边区政府反国民党封锁中又发挥重要作用。
秘密金库虽然存续时间不过两年,却在巩固苏维埃政权、支持苏区经济建设、稳定军心民心、平抑银行挤兑风波、保障中央红军长征和革命胜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