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红色故事
90年的回响⑤︱四封家书和三位红军爷爷
2024-10-22 10:44:39    来源:江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林毅龙    作者: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荡漾,岁月悠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万余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静悄悄地完成了一场规模宏大、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这条长征路,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写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时光荏苒,经久不衰、荡气回肠。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90年的回响》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于都采访的长征故事,在重温历史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探寻老区人民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谱写新时代荣光的生动实践。

      伟大长征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争取革命首先胜利”“望大人在家中保重自己才好”“家中事情望大人切实维持,努力耕种,多种杂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几张泛黄的信纸上,字迹遒劲有力。

      这是红军后代易克美与家人捐献的四封红色家书,它们穿越时空,静静诉说着一段革命与亲情交织的历史。

      “我想,这是它们最好的归宿。”月色渐浓,坐在毛泽东旧居何屋的大树下,易克美娓娓讲述着四封家书和三位红军爷爷的故事。

      ▲易克美与大爷爷易冠美革命烈士证明书的合影。

      “我有三位红军爷爷。”易克美说。大爷爷易冠美,1933年参加红军,1934年在福建牺牲,年仅19岁;小爷爷易鸿兴,1929年参加红军,1931年为组织购买枪支时被俘牺牲;亲爷爷易林发,1934年参加红军,在四渡赤水时受伤返乡。

      写信的便是大爷爷易冠美,小名易观佗。其中一封家书提到,当时部队前往广昌方向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先后转战瑞金、宁都、石城等地。8月初,部队开赴福建永安一带,艰苦地打阻击。

      一次轰炸,满地残损的尸体。“同村的红军,看见有只被飞机炸断的腿,脚上穿的是千层底布鞋。通过鞋子辨认,那腿就是大爷爷的,鞋子是当时离开于都时,太奶奶亲自纳的。”易克美说着,眼中噙满了泪水。

      四封家书在易克美家放了80余年。易克美的母亲找到时,保存家书的铁盒子早已锈迹斑斑,纸张因摩挲过多已致边角受损。

      “上面一定浸满了太爷爷、太奶奶的泪水和思念。”

      易克美曾听奶奶提起,有一天半夜,她被开衣橱门的响声吵醒,看见太奶奶从衣橱中间拉出一个抽屉后,又拉出里面的小抽屉,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长方形铁盒子,轻轻地取出几张纸。在微暗的煤油灯下,太奶奶一字一句地读,并将纸张放在胸口,啜泣着,“儿啊,你在哪?快回来吧……”

      ▲四封家书和保存家书的铁盒子。易克美供图

      在家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除了问候母亲平安,就是嘱咐家里多种杂粮、支援前线。易克美感受到,这不仅是爷爷对家庭的牵挂,更是一位红军战士令人动容的信念和家国情怀。

      思考再三,易克美与家人决定将家书捐献。“这些物件就是历史最好的证明,我们不能忘了,也想让更多人铭记!”

      红军家书捐了,红色血脉仍在流淌。

      10年前,易克美加入了长征源合唱团。“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她一遍一遍地唱着,仿佛当年的血与火历历在目。

      “只要我们还记得,他们就还活着!”

      在合唱团,易克美与150余名红军后代一起,利用休息时间辛苦排练、无偿演出。他们沿着先辈的足迹巡演,将《长征组歌》唱遍了于都,唱响了江西,唱向了全国,把长征精神传播得更广。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涓浗浜轰繚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