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常德是个好地方丨一纸结婚证,领略桃源县民族团结进步美丽“枫”景
2024-11-25 14:53:39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刘薇    作者: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华声在线11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卢小伟)一纸结婚证,“打开”两个人的幸福人生。位于常德市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简称“枫树维回乡”)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展示馆,陈列着5张结婚证,时间跨度近70年,最早的一张落款“1951年2月9日谨订”。

      11月22日,“常德是个好地方”——全国网络媒体“湖南e周”主题宣传活动媒体团来这里参观采风时,有不少人对这几张结婚证产生好奇:结婚证为什么要拿出来展示?

      实际上,这是几张不同一般的结婚证。几对不同年代的“新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夫妻双方均来自不同的民族,最早是回族与维吾尔族,后来有维吾尔族与土家族、维吾尔族与汉族以及回族与汉族等。薄薄的结婚证书,成了枫树维回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见证。

      

      (中华民族一家亲展示馆陈列的结婚证)

      枫树维回乡,其名称本身就有一部历史书的内涵。维吾尔族、回族群众聚居此地,可追溯到600多年前维吾尔族将领哈勒·八十(后朱元璋赐姓翦,改名翦八士)奉命南下镇边,定居于桃源一带。经过几个世纪的生息繁衍,翦八士及其维、回部下的后代,已与这片土地紧密融合在一起,让枫树维回乡成为新疆之外最大的维吾尔族聚居地。

      新时代以来,枫树维回乡从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力,不断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先后获评“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

      从枫树维回乡扩大至桃源县,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土家族、苗族等30多个民族群众共同生活在县域内。近年来,桃源县突出思想、经济、文化、治理“四个融合”,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枫”景。

      2022年,桃源县在枫树维回乡建成中华民族一家亲展示馆,成为全国首个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展示馆。

      “为了建设这个展示馆,我们收集了300多万字民族融合文字资料、80多件实物、130多件视频影视、60多个故事线索……”讲解员刘馨雅边走边说,如数家珍。媒体团一行边听边看,通过“世外桃源”“手足相亲”“美美与共”“同心筑梦”四个篇章,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桃园画卷。

      记者了解到,2022年正式开放以来,展示馆吸引大批中小学生、游客参观,每年还接待新疆来乡考察人员100多批次,累计辐射100余万人。

      

      (翦伯赞故居。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李健摄)

      在民族融合进程中,桃源各民族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人物。著名历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奠基人之一、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翦伯赞,就是这些民族同胞中的优秀代表。

      翦伯赞故居与中华民族一家亲展示馆同处一院,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坐北朝南,纯木结构,具有典型的湘西北民居风格。翦伯赞在此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

      媒体团一行走进翦伯赞故居,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为民族团结进步所做的大量工作、为民族史理论研究所作的重要贡献。“读书时在课本上见过翦伯赞的名字,现在才知道他有这么光辉的人生历程和这么多成就,非常敬佩。”一位媒体团成员参观完后感慨道。

      2011年1月,翦伯赞故居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先后被确认为湖南省红色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民族团结步教育基地等。自2013年4月对公众免费开放以来,这里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80余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娑擃厼娴楁禍杞扮箽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