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11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卢小伟摄影李健)冬日渐深,晚稻收割后的大地散发着浓浓的草木清香。在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谷粒归仓,农用机械卸下劳作,停放在车棚里,但种粮大户戴宏和村民们并没有闲下来。
为高标准农田整治做准备,在“零工驿站”服务村民……“常德是个好地方”——全国网络媒体“湖南e周”主题宣传活动媒体团在港中坪村所看所感的,是一幅焕发蓬勃生机的乡村振兴图景。
万亩综合示范田:高标准整治,“小田”改“大田”
在港中坪村,与戴宏家一路之隔的,是省级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覆盖港中坪村、向家巷村等9个村(社),共11080亩。乡村讲解员熊先德告诉记者,共有297个种粮大户在这片示范区种植水稻。
11月22日,媒体团一行站在丰收后的田间地头看到,田地正在休整,田垄上红菜苔、白萝卜、小白菜等蔬菜长势正盛。戴宏说,往年这时候正忙着种红花草籽等绿肥。今年,政府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建设,打破田埂,把两三亩一块的“小田”改成八至十亩一块的“大田”,“种粮大户进行配合,12月份启动,明年3月改造完毕。”
“今年双季稻产量蛮好。”说起今年的收成,戴宏满脸喜悦。他在自己种植的480亩稻田随机抽取一块地,实际测产后,早稻每亩1150斤,晚稻每亩1250斤,“双季稻平均亩产能达到2200斤左右”。
展望明年,戴宏计划在高标准农田改造完成后,扩大水稻种植面积。2022年3月,他联合本村和隔壁村的4个种植大户成立常德市耀阳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如今,大家种粮热情更高,干劲更足,“想往二三产业延伸发展,打造港中坪自己的农业品牌。”
“零工驿站”:在家门口帮村民找工作
村民如何找工作?这一问题,或许很多人未曾考虑过。代依林也是如此,直到“零工驿站”落地家门口。
代依林是一名90后,以前在常德市区从事珠宝销售工作,结婚生小孩后,她不便外出,又不想一直居家待业,在“零工驿站”帮助下,成为港中坪村一名乡村讲解员。
近年来,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常德市、鼎城区两级人社部门在农村地区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人社驿站街道社区站、同德社区站、港中坪站、官桥坪站、陡惠渠社区站以及友谊社区站。
今年9月底10月初,港中坪村“零工驿站”投入试运营,辐射雷轰山村等周边9个乡村(社区)。驿站集聚职业介绍、技能提升、人社政策咨询等服务,配备人社服务专员、助农服务专员2名,
同时,驿站还搭建了“兴乡记”助农直播间,依托“兴乡记”就业助农平台和抖音直播间,将港中坪村土特产、手工艺品从线下搬到线上,助力销售。
记者在“零工驿站”看到,就业登记册上一页页写满了求职信息,求职人年龄上至60后、下至90后。
鼎城区人力资源中心黄琴琴负责驿站运营,她告诉记者,除了本村和周边村民,还有来此游玩的游客到驿站找工作,“他是一名厨师,想在常德市区找一份餐饮工作,已经给他推荐了3个招聘信息。”
试运营以来,“零工驿站”已累计发布招聘岗位信息300多个、技能培训信息20余条,为5家本地企业开展了现场“直播带岗”服务,拍摄招聘视频5个,销售港中坪香米、腊肉等农特产品40余种近10万元,办理现场求职登记46人次,直接帮扶就业12人,带动就业超50人。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