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朱虹:诵读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精神
2024-11-25 14:56:59    来源:江西文旅协会
编辑:刘薇    作者:司慧敏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11月23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广协会会长朱虹,受邀参加“典耀中华--第五届‘人教杯’诵读活动”,并发表致词。
    此次活动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江西省教育厅指导,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教教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来自全国各地出版发行集团、各教育出版社近五百余嘉宾、代表参与活动。

    很荣幸受邀参加“典耀中华诵读活动”,与大家一起相聚在赣鄱大地,见证并参与这一场文化盛事的开幕。
    “人教杯”诵读活动,自2017年创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文脉绵长,薪火相传,反响巨大,吸引了数以万计师生的热情参与,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

    江西红色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厚重、红色风景优美、红色内涵丰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上有着特殊地位。江西牺牲的革命烈士多,有名有姓的烈士近26万人;开国将军全国第一,有327名,占全国总数的20%;革命旧址296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50处,县县有红色故事,市市有红色景区,全省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首屈一指,其中重点亮点当属“4411”,即“四大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四处胜地(伟人化险地--铜鼓、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改革开放思想酝酿地--小平小道、耀邦陵园地--共青城富华山),一营——上饶集中营,一人——方志敏”等十大红色文旅基因库,还有秋收起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游击战争的十六字方针等,这些都是江西红色资源和红色旅游的最佳代表。

    江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党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共产党人的文韬武略曾在这里试验过、预演过,一山一水都留下了革命先辈的战斗足迹,一草一木都记录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上世纪20-30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先后来到江西,开辟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正确道路,锻造出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一些专家点评说,江西是红色省份中最绿,绿色省份中最红;江西是“大红大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怎样达到总书记提出的目标,我认为以语文课本为载体,以传承经典为途径,利用诵读讲解等方式,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江西的重点红色景区景点,大都已被编入我国小学和中学的课本里,从南昌起义到八角楼的灯光、朱德的扁担,从吃水不忘挖井人到梅岭三章,万众瞩目,口口相传,具有很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经历了时代的检验,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诵读红色课文,不仅要字正腔圆,充满激情,而且要讲好红色故事,要在考据史料、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讲史实讲事实,还要有背景、有人物、有吸引人的情节、有打动人的细节,在矛盾斗争中推动故事的发展,延伸和拓展课文的内容,解读领袖和英雄身上的烟火味,讲好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使故事鲜活生动、高潮迭起、感人泪下、催人奋进,不是感动一下子,而是记住一辈子。

    最后,预祝“典耀中华——第五届‘人教杯’诵读活动”圆满成功!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让诵读的声音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繁荣的最美旋律。让孩子们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与英雄共情共鸣,入脑入心。从而激发他们奋进的力量,培养他们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怀,将红色文化融入血脉,代代相传!(司慧敏)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涓浗浜轰繚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