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获得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音著协”)正式授权,擅自采取非法手段,利用空白U盘大量复制并发行众多音乐作品,进而在网络平台上贩卖。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音乐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扰乱了市场秩序。11月22日,记者从新余市公安局独家获悉一起侵犯音乐作品著作权系列案,该局食药环侦支队联合知识产权犯罪打击部门,于近期成功将涉案的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涉案价值800余万元。
◎文/温娅 新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黄志良
转行倒卖车载音乐U盘
2019年,分宜籍一男子丁某见电商平台逐渐兴起,便也开始发展起了电商业务,他进购了一批空U盘在电商平台销售。那时候,一个空U盘售价为10元至20元不等,单个U盘虽盈利较少,但需求量大,丁某的电商业务销售总额还算不错。
直至近几年,网盘储存模式兴起后,群众对实体U盘的使用率也逐渐降低。这一变化,导致丁某的电商业务量下降,购买U盘的群众越来越少,丁某的电商店铺即将面临闭店风险。
2023年的一天,丁某在网上突然看到了有卖车载音乐U盘的商家,车载音乐U盘因其便利、实用、存储量大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各大网购平台均有销售车载音乐U盘的店铺,且一个音乐U盘单价可卖100元至200元不等,相较于空U盘,获利空间更大,于是丁某便萌生了卖音乐U盘赚钱的想法。
丁某并未购买音乐版权,而是在网络平台下载大量音乐后,再用电脑将音乐导入空U盘中制作成为不同类型的车载音乐U盘,随后通过电商店铺以100元至200元不等的价格非法销售,以此牟利。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丁某这一音乐“搬运工”的非法牟利行为,最终还是东窗事发。
销售侵权音乐U盘2万余个
今年下半年,新余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在日常网络巡查中发现,丁某未经过版权许可,没有获得音著协授权,便擅自使用空U盘复制发行相关音乐作品,在网络上贩卖,且涉案金额较大。随后,该执法支队将线索移送至新余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办理。
此类车载音乐U盘系侵犯著作权的盗版制品,为此,该局食药环侦支队于今年9月正式立案调查,并对案情进行分析研判。
“经研判,丁某的电商店铺涉案金额较大,我们便立即前往其涉案地,成功查获到一批待销售的车载音乐U盘。”该局食药环侦支队民警戴广告诉记者,在丁某的店铺中,民警现场查获到一堆车载音乐U盘,此类U盘封面显示的音乐类型各式各样。
“公开制作发行的出版物必须先申报正规出版,申请通过后会印有公开出版物专用号(即ISBN),而我们在现场查获的车载音乐U盘上,均未印制该专用号,所以丁某贩卖的车载音乐U盘是侵犯了著作权的。”戴广说。
在现场,丁某对其非法贩卖侵犯著作权的车载音乐U盘供认不讳。
“丁某通过网络平台下载音乐资源后,在未经相关权利人授权情况下,私自下载音乐到U盘中,制作成各种不同音乐类型的车载音乐U盘进行售卖,其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销售侵权音乐U盘2万余个。”戴广介绍,不仅如此,办案民警在调查中还发现,除丁某外,新余市渝水区、分宜县其他辖区也有贩卖此类车载音乐U盘的嫌疑人。
连破多起侵犯著作权案
为严厉打击侵权盗版出版物,确保文化市场平稳有序,该支队迅速行动,分别指导分宜县公安局、新余市公安局渝水分局各对两起非法贩卖侵犯著作权的车载音乐U盘案进行调查。
获得线索后,各局民警立即展开调查,经过分析研判和多日蹲守,初步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组织架构和经营情况。11月4日,分宜县公安局民警开展收网行动,在分宜籍犯罪嫌疑人谢小某、谢玉某两兄弟的涉案地点将两人成功抓获。经查,两人在网络平台购买歌曲和U盘后,在家中私自刻录,随后以正版音乐U盘名义对外销售,共计销售各类侵权U盘70余万元。另一起案件嫌疑人詹某于11月19日落网。
与此同时,11月11日,渝水分局食药环侦大队民警在站前西路一出租屋内成功捣毁一个制售盗版音乐U盘制品窝点,破获侵犯著作权案2起,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涉案电脑3台,拷贝设备1台,盗版音乐U盘制品300余盒及大量外包装封面等。
值得一提的是,民警对6名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时发现,他们彼此之间互相认识,且是老乡。
“这几个人都是新余的老电商,发现可以利用车载音乐U盘牟利后,彼此信息共享,最终都走上了贩卖侵犯著作权音乐U盘的不法道路。”戴广告诉记者。
经初步查明,该系列案件涉案价值800余万元。截至目前,已有6名犯罪嫌疑人落网,因涉嫌侵犯著作权,6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从正规渠道获取音乐资源
音乐不仅是艺术的结晶,也是创作者智慧与心血的体现。然而,近年来,侵犯音乐著作权的行为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音乐人的合法权益,阻碍了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办理这一侵犯音乐著作权案件,戴广表示:“犯罪嫌疑人贩卖的车载音乐U盘均为网络购物平台销售,他们利用了网络购物平台便利性,且具有跨区域性强、客户分散等特点,不易被察觉。”同时,嫌疑人制作车载音乐U盘大都为自行制造,嫌疑人通过网络平台下载音乐资源后,在未取得著作权人授权,便私自复制到空U盘内进行售卖,侵犯了音乐著作权。
此外,制作该类侵权车载音乐U盘技术含量低,只需将音乐资源下载到空白U盘内即可制作完成,制作门槛几乎为零,容易成为监管漏洞,引起不法人员效仿。因此,警方提醒,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日常执法监管,创建长效机制,保证行业清源,规范有序。同时,广大群众应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音乐资源,拒绝非法下载、复制、传播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