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江西社会
【文化中国行·我们的春节】春“花”朵朵过大年
2025-01-30 21:07:13    来源:央广网
编辑:章峰    作者: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央广网宜春1月28日消息(记者周蓓)迎新春,庆新春,各地一派喜气腾腾的热闹景象。赏春花、燃烟花、剪窗花,江西省宜春市探索春节活动新思路,积极开展一系列民俗活动,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力求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新声共响,产业发展与新质消费齐飞的新图景。

      春花朵朵向阳开

      艳红的山茶花、青翠的罗汉松、多姿的蝴蝶兰……宜春市奉新县天工苗艺坊中各式花木生机勃勃,游客流连于花丛间,互相拍照打卡。

    天工苗艺坊一期主建筑和“3D仙境”步道(央广网发童蕾摄)

      “天工苗艺坊”于2022年3月启动建设,一期建成面积150亩,是江西唯一一个集苗木、花卉、盆景、园林奇石、观赏石、苗木经纪配送、园林资材、园林设计、园林施工于一体的精品花木综合性市场,处处蕴含创新理念。

      花木种植是奉新传统产业,奉新县花木产业协会会长黄霖介绍,目前全县花木种植面积超10万亩,年产值达4.5亿元,年销售总额2.1亿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

      为破解花木市场同质化难题,改善传统花木产业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竞争疲态,奉新县以创新驱动引领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朝着品种多样化、种植规模化、栽培精细化、销售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打造“天工苗艺坊”便是重要举措之一。

      “近两年,县文旅、林业、宣传等部门将花木与人文历史、传统民俗、特色美食融合,举办了‘紫薇花音乐灯光季’‘天工苗艺·花花市集’等文旅活动,让广大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奉新县花卉苗木协会会长黄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依托天工苗艺坊,探索‘花木+’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全县花卉苗木产业的‘第二春’就要来了。”

      烟花簇簇映夜空

      漫步古城,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幕中绽放,漫天华彩与古色古香的墙瓦相映成趣。春节期间,万载古城景区将连续八天于每晚八点上演烟花秀,天南地北的游客将一览“花炮之乡”的魅力。

    万载古城举行烟花秀(央广网发晏子懿摄)

      “万载花炮响,天下喜洋洋”。万载县是我国传统的烟花爆竹产区,目前全县烟花相关企业有170家,生产工人4万多人,整个花炮产业链条上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发放从业人员工资40多亿元。万载烟花爆竹产品规格共有品种4000多个,销往全国各地市场及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1月份至11月份,全县花炮总产值201.5亿元。

      春节假期,烟花爆竹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万载县某某礼花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彭翠萍表示,“从2024年10月开始,我们厂就进入生产高峰期,每天都是满负荷生产。”他们生产的烟花爆竹共有品种500多个,往年约有七成产品出口到美国、德国、日本等海外市场,这两年国内订单激增,他们也增加了人手扩大生产,“预计今年生产总值要超1个亿元。”

      近年来,万载立足“花炮之乡”这一特色优势,探索出了一条“烟花+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赛道。“从2021年9月开始,我们每周六和法定节假日在万载古城常态化开展烟花+文艺表演,目前已组织了380多场,成功打造了‘每周六来万载看烟花’和‘人间烟火家和万载’等文旅IP。”万载县文广新旅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媛告表示,万载以这些文旅IP为样板,与全国知名景区和活动赛事合作,为景区夜间经济打造新场景、激活新引擎。据统计,2024年,万载接待游客量2954万人次,万载古城人流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客流量一直稳居全省前十名。

      窗花片片展新颜

      近日,宜春市袁州区文化馆开展了一节非遗剪纸体验课,在这个寒假里为孩子们带来一场传统文化体验之旅。课堂上,工作人员从剪纸的用途、工具和材料、技法等方面系统地为孩子们进行授课。在实践环节,孩子们认真听讲,从折叠纸张到裁剪图案,专注认真,一张张喜字图案在孩子们的剪刀下诞生。

    宜春市实验小学4年级学生小刚用剪纸展示本土风景和人物故事,一剪一画尽显地方特色(央广网发童蕾摄)

      一折叠,一描画,一落剪,一铺贴,剪纸的每一步都是情感表达的过程,每一幅窗花也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1月23日,第二届“赣克两地一家亲民族团结过大年”青少年冬令营活动(宜春行)正式启动,20名阿克陶县新疆儿童与宜春儿童结伴而行,共同体验包括剪纸在内的当地特色民俗活动。

    宜春市美术协会老师任静正在介绍剪纸文化来源,手把手教孩子们剪“福”字迎接新年(央广网发晏子懿摄)

      剪纸走向世界是年味的延续,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注脚。该区还注重依托当地文化资源,以剪纸、窗花等多彩非遗“牵线”中外文化交流。近日,在宜春市袁州区彬江花海乐园,宜春学院的留学生们正积极体验民俗活动。

      巴基斯坦学生Sana说:“我特别期待亲手剪窗花,我以前只在书上或街上看到过,很有节日气氛,希望自己剪的窗花给我带来好运。”喜鹊登枝、孔雀开屏、龙腾四海、蛇舞春彩……一幅幅剪纸窗花承载着中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剪出一片国际文化交流的新天地。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中国人保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