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服务基层
赋能非遗文脉传播社会
上饶市广信区信河赣剧演艺有限公司、二级演员 杨善东
我所在的上饶市广信区信河赣剧演艺有限公司,是赣剧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我自己也是信河乱弹腔的非遗传承人。
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一项非遗都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创造力,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历史记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积极推进移风易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组织开展“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让我有幸成为一名非遗导师,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关心,更是对所有非遗传承人的关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关心。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积极参与了非遗技艺的传承工作,定期开展技艺培训班,面向年轻一代传授信河乱弹腔的核心技术。通过手把手教学、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200多名学员,其中120多人已能够独立完成基础技艺操作,常年活跃在赣东北的演出市场里。我们每年下乡演出达600余场,近十年覆盖观众达60万人次。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非遗传承面临诸多挑战。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让一些传统技艺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许多年轻人对非遗缺乏了解和兴趣,传承后继无人的困境亟待解决。服务基层,便是我们破局的关键一步。
基层是文化的沃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需求。我们非遗传承人走进基层,能让非遗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生根发芽。我将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的长项,继续发掘本地乡村非遗文化,并将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优质资源,完整地、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村。同时,坚决服从工作专班的领导,确保与新闻导师、宣讲导师、文艺导师工作的密切配合,为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奉献一份绵薄之力。总而言之,我们非遗传承人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契机,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把复杂的技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大家;不断创新传承形式,结合现代科技和流行元素,将非遗的种子播撒在基层的每一个角落,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最后,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非遗工作的支持与关心!在省委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四个100”赋予的期待。我将不负众望,继续努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展现赣鄱魅力!(此文为作者在“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