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信息广角
数字江西新引擎:鲲鹏生态的创新力量
2025-03-19 14:30:04    来源:大江网
编辑:胡哲敏    作者: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成为热议焦点。多位代表委员强调要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数字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这为江西鲲鹏生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江西正依托华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加速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鲲鹏助力江西新基建,筑牢数字经济底座

      鲲鹏计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其硬件层面的卓越性能。鲲鹏CPU采用了先进的多核架构设计,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其多核并行计算能力,能够同时处理海量数据,满足了江西新基建中各类复杂业务场景对算力的严苛需求。例如,在数据中心建设中,鲲鹏服务器凭借其高性能的CPU,大幅提升了数据的存储、读取和分析效率,为江西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算力支撑,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数字底座”。

      江西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紧紧围绕鲲鹏硬件的强大优势,以发展鲲鹏计算产业生态为核心使命。通过聚焦江西的优势产业,广泛聚合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展软件生态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标准孵化等工作,加速推动产业落地。在智慧交通领域,基于鲲鹏算力的车路协同系统已在南昌等城市试点运行。鲲鹏服务器强大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使得交通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分析交通流量数据,及时调整信号灯配时,有效缓解了城市拥堵,大幅提升了交通管理效率。在智能制造领域,鲲鹏技术助力企业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其高效的计算能力能够对生产过程中的大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质量。这些实践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为江西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创新驱动,赋能千行百业

      江西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秉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的生态策略,依托鲲鹏硬件的强大性能,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鲲鹏硬件的开放性,为本地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硬件进行个性化定制和二次开发,实现应用与硬件的深度适配。在软件开源方面,基于鲲鹏架构的开源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为企业降低了开发成本,加速了应用开发和移植的进程。

      凭借鲲鹏硬件与软件生态的协同优势,江西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推动了鲲鹏技术在政府、金融、电力、电信、交通、制造、能源、教育、医疗等众多行业的广泛应用,成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目前,江西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已吸引50多家适配企业,下发60多张证书,成功组建12家联盟成员,充分展现了鲲鹏生态在江西的蓬勃活力。

      在教育领域,江西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积极与高校合作。以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与华为合作建立的鲲鹏中心为例,依托鲲鹏硬件的实践平台,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鲲鹏技术的架构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先进的数字技术。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江西数字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为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鲲鹏产业联盟:整合资源,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

      江西鲲鹏产业联盟致力于整合计算产业资源,促进培育鲲鹏产业链企业,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鲲鹏生态圈。联盟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如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开发者大会等,为本地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与此同时,鲲鹏产业联盟还积极推动鲲鹏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示范工作落地。例如,在金融领域,鲲鹏技术助力金融机构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在能源领域,鲲鹏技术推动了能源管理的智能化升级。这些实践展示了鲲鹏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广泛应用前景,也为江西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赣江之滨到鄱阳湖畔,江西鲲鹏生态的蓬勃发展印证了“开放创新+场景赋能”路径的可行性。两会释放的政策红利与江西“数字经济强省”战略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集聚。未来,江西将以鲲鹏技术为基石,持续激活新质生产力,为中部崛起注入“硬核”动能,书写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娑擃厼娴楁禍杞扮箽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