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文化艺术
朱虹:王韶与家风文化
2025-03-24 18:18:57    来源:江西文旅协会
编辑:黄文静    作者: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北宋刘次庄笔下的德安桃花,曾见证过“半逐溪流半染泥”的诗意,更浸润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厚重。在这片土地上,一位军事奇才王韶以《平戎策》开疆扩土,其家族五世忠烈绵延百年。今天,让我们循着德安家风的文化基因,读懂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

      一、赣鄱家风:从陶母退鲊到红色热土

      1.千年文脉,家训为根

      江西家风文化始于唐宋,陶母“封坛退鲊”教子清廉,文天祥“丹心报国”以死明志;白鹿洞书院将“父子有亲”写进百姓家规,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的革新精神,至今仍在赣鄱大地回响。

      2.忠孝仁恕,舍家为国

      江右商帮“厚德实干,义利天下”,以许逊“忠孝仁恕”为宗旨,成就“无江西人不成市场”的传奇;方志敏的“清贫家风”与陈毅安“舍家为国”,则为红色热土注入精神丰碑。

      二、王韶家族:五世忠烈的家风密码

      1.文武兼修,家国担当

      北宋名将王韶,以《平戎策》收复河湟二千里,其战略源于家族“文武兼备”“经世致用”的教育:幼年东林寺苦读,以松明志;科举与苏轼同榜,却以武略名垂青史。其子王寀五岁智斗人贩,成年后延续“利在天下必谋之”的担当。

      2.庭训如铁,代代相承

      王氏家规严苛:夫人杨氏“食贫裕如,事翁姑谨信”,子孙王彦融“廉而喜施,撰《总说》敦睦宗族”。家族以“剿抚并用”治边,既显军事铁腕,又倡茶马互市融合羌汉,背后是“务实创新”的家风底色。

      三、德安样本:从义门陈氏到袁隆平的千年传承

      1.天下第一家:义门陈氏的“活化石”

      德安义门陈氏三百余年聚族而居,凭《家训十六条》入选国家级非遗。传说子孙冒雪采药救祖,感动仙人赐草;纪律严明,一犬不至,百犬不食;遵守朝廷令成291家,守法精神至今为楷模。

      2.古今辉映:耕读传家的现代诠释

      东佳书院曾吸引欧阳修、朱熹讲学,成就“天下第一藏书楼”;当代德安人袁隆平,以“克勤克俭”家风扎根田野,将别墅改实验室,用杂交水稻养活亿万人。

      四、新时代:让古老家风照亮未来

      困境:城市化冲击“四世同堂”,六成青年不知祖训;短视频稀释“仪式感”,功利价值观挑战传统。

      破局

      ●创新传承:德安打造家风主题公园、家书诵读活动,用短视频讲活“王寀脱险”等故事。

      ●制度护航:立法支持家风建设,评选200名道德模范,遏制高价彩礼陋习。

      ●文旅融合:以“家风+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年接待游客超3万,激活传统基因。

      

      《礼记》有言:“一家仁,一国兴仁”,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从王韶的边疆烽火到袁隆平的稻田星光,从义门陈氏的族谱到德安新村的乡约,家风不仅是家族的血脉,更是民族的脊梁。千年德安,正以古老智慧书写答案:只有守住家风的灯,方能照亮国运之路。

      (本文是朱虹在江西省王韶及家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中国人保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