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江西民生
让“补丁田”变身“聚宝盆”
——看吉水县如何在田埂上开展“四主一监督”
2025-03-25 05:01:52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舒小露    作者:李歆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晨雾未散,田野已沸腾起来。旋耕机的轰鸣声打破寂静,翻卷的泥土泛着湿润的油光,仿佛大地上扬起一道道褐色的波浪。老农吆喝着耕牛,犁铧划开新泥,深浅交错的沟壑如琴弦般整齐铺展。

      春耕时节,吉水县通过创新实践交出亮眼答卷:建立“县级主责、乡镇主管、村级主建、农民主体、全程监督”的“四主一监督”机制,通过21个以工代赈项目推动1.32万亩零散田地变身连片良田,预计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各超600万元。

      从插花田到连片田:乡镇干部的“田间协调术”

      在文峰镇,有一片被称为插花田的土地。由于历史原因,这里地块交错、界线模糊,当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到这里时,村民们却因为土地归属问题争执不休。

      面对难题,文峰镇的干部们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耐心倾听村民诉求,先后召开了40多次协调会,最终通过土地置换、补偿等方式,解决了插花田和自留地等影响项目整体推进的问题。

      “以前这片地零零散散,种起来费时费力。现在连成一片,机械化耕作方便多了!”龙田村种粮大户刘贞斌高兴地说。

      文峰镇的破局并非偶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吉水县建立了一套科学选址机制: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自愿申报项目,水利、财政等部门实地核实,最终通过县级联席会议审定。优先选择村党组织力量强、群众基础好的区域,确保项目“选得准、推得动”。

      从旁观者到建设者:村民的“农田自建记”

      “以前修路、修渠都是外包给施工队,我们只能看着。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自己干,既能赚钱,又能把活干得更细致!”白水镇周溪村村民叶力耕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让村民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建设者。

      周溪村是吉水县首批“以工代赈”试点村。村委会组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理事会,建设用工中,主要用本村人。该村党支部书记叶力兵掰着手指算账:“比如修这条灌溉渠,如果外包要花10万元,我们组织村民自己干,材料费6万元,剩下4万元中,2万元是乡亲们的工钱,2万元是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

      高标准农田设计技术员杨虎几乎天天泡在工地。“放样要精准,混凝土比例不能错。”他手把手教村民操作测量仪。为让村民吃透技术,县里还组织了3期培训班,600多名农民成了“土专家”。

      从担心到放心:全程监督为项目建设护航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资金量大、环节多,如何确保项目廉洁高效推进,一直是吉水县关注的焦点。

      在丁江镇汉背村,2024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工前,村委会通过村民会议、张贴公告等方式,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公示。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量、务工工资、原材料费用等情况也全部公开透明。“原来我们很担心,现在我们很放心!”汉背村村民欧阳长仁说。

      县农业农村局聘请的专业监理周波,每天带着检测仪在工地转悠,“混凝土厚度差1厘米都不行!”镇里则安排专干陈三苟驻点监督,他对每道工序都要拍照存档,发现问题要求立刻整改。

      由县纪委监委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参与组建的专项督查组牢牢盯住每一个责任主体、每一个建设环节,为项目建设护航。“确保让每一分钱落到实处!”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欧阳诗怡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歆

    江西日报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中国人保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