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评论员 金路遥
漫画/林智浩
南昌市新建区新建中心A区二楼的“成杰武道”主营青少年跆拳道、搏击等体育运动项目培训,营业8年仍是无证办学。江南都市报近日连续报道对此曝光后,引发热议(相关报道见3月15日本报A03版、3月24日本报A03版)。
校外培训机构乱象是教育培训领域的一个顽疾,无证办学问题尤为突出。令人记忆深刻的是,2021年10月南昌大型书画培训机构“一书阁”因“资金枯竭”闭店,培训费难退回,家长们纷纷投诉维权。就在当年5月,有省内媒体披露,“一书阁”号称在南昌有将近100家门店,实际进入“白名单”,也就是有办学资质的门店,竟然只有2家!其实,“无证”往往与“闭店”“跑路”相关联,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多抱着“韭菜能割多久是多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投机心态、侥幸心理,一看情况不妙就“溜之大吉”,值得高度警惕。
我们看到,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南昌校外培训治理有明显变化,培训行业乱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不容回避的是,南昌还存在一批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条件简陋、收费混乱,且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可以说,无证校外培训屡禁不绝,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
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做到了将责任抓在手上,但沉疴当用猛药、乱象须出重拳,要根治无证校外培训机构乱象,至少要从这些方面着重发力——
“监管之手”要有定力。无证校外培训乱象长期存在,暴露出监管存在短板。这里面有监管部门的主客观原因,导致难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监管;部分家长对无证办学危害认识不足,也为这些机构提供了生存空间。越是这样,监管部门越要有定力,要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严查一起,绝不姑息。特别是针对部分机构“边办证,边办学”,要态度鲜明、坚决打击,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决不能变通。
“监管之手”要有耐力。最近,江南都市报记者对南昌部分被曝光过的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回访,发现有机构时隔2年还是无证办学。其实,对待这类顽疾,最好的“药方”就是耐力。整治不能“一阵风”,而要持之以恒,将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将群众举报与主动发现相结合;同时,监管要真正“带牙齿”,不能只公告“白名单”,也要多发发“黑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监管之手”要有巧力。可巧借学校、学生、家长的力量,教育部门可发挥牵头抓总优势,通过学校发动,让学生、家长真实填报已参加的校外培训机构信息,既有助于摸底掌握实情,也能让一些机构“浮出水面”,事半功倍。巧力还体现在创新监管方式上。比如,可开发小程序,或纳入大众熟知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机构信息透明化,并对无证办学、异常收费等行为进行智能预警。
“监管之手”要有合力。无证校外培训机构一般藏身于商场、居民楼、写字楼,并不隐蔽,查处也不难。但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一些地方以教育部门为主,相关业务股室人员“身兼多职”,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畅通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才能“十指抱拳力千钧”。在合力整治打击的同时,还可考虑建立信用惩戒机制,将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及其负责人纳入失信名单。此外,要善用媒体力量,常态化曝光典型案例,持续形成震慑。
总之,根治无证校外培训机构乱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双减”政策深得民心,“紧箍咒”一直念得紧。相关举措怎样更好落到实处、取得更大实效,需要监管部门多花心思、多下力气。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