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先行。
3月17日,省扩大开放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持续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切实彰显开发区招商引资主阵地作用,在做足功课的基础上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提升“走出去”招商引资的质效。
2025年第一季度接近尾声,全省各地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如何?让我们走进江西开发区看一看。
文/陶钦仪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阳
多地开发区聚焦招商引资
近日,我省开发区动作频频,全部指向同一主题——
3月4日—6日,上饶经开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挂帅出征”,奔赴深圳、广州、上海,紧密对接汽车零部件制造、氢能链组制造、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等10个项目。
3月21日,赣州经开区举行2025年第二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项目25个,签约资金41.53亿元。项目涉及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区内重点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数字能源技术等新兴领域。
3月25日,南昌经开区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此次集中签约活动,涉及29个产业项目,投资总额150.8亿元,涉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绿色食品等多个产业领域。
…………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对外发布《2025年江西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册》,共涉及649个项目,总投资达6716.09亿元。记者发现,其中一批项目建设地点为我省各地开发区。
为什么大项目、好项目纷纷向开发区聚集?
开发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2024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强化开发区招商功能。鼓励开发区成立招商公司、产业投资公司,推行“政府+公司+专业机构”联动招商。引导开发区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构建主导产业明确、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链条完整的发展格局。
立足产业优势精准招商
2月6日,江西“新春第一会”便释放强烈信号:加快构建招商引资新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从今年一季度项目落地的成果中也可以看出,江西各开发区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建立了产业链内更加专业的分工与协作体系。产业链招商正逐渐成为各开发区的优先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立足一个区域发展的基础和优势项目,描绘出明确的产业发展蓝图,并以此为依据,作为项目招引的指南,是当前开发区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最优解。
2023年,我省印发《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明确了未来几年我省工业发展的总体方向、重点任务、具体路径。同时,也给各开发区招商引资的目标领域提供了参考。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2023—2026年)》提出,到2026年,电子信息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3000亿元。这样的体量预期恰恰是基于现有的产业家底和项目储备——2024年,南昌市电子信息产业全产业营收突破2700亿元。
2025年3月20日,兆驰股份有限公司与南昌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协议,未来显示、AI智能终端及芯片等4个项目正式落户南昌高新区,总投资约120亿元。
“这4个项目都是我们现有南昌项目的技术延伸和产业延伸。”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胡加辉介绍,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填补我省高端光电子激光芯片领域的空白,助力南昌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产业链招商的优势也体现在其他产业领域。
“围绕产业图谱招大引强,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确保‘老树发新枝’和‘新芽成大树’两手抓、两手硬。”上饶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今年以来,上饶经开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聚焦打造产业链闭环,精准绘制“产业图谱”,运用链式思维精准招商、精准出击——
3月4日—6日,上饶经开区对接太阳能异聚态热利用项目,填补终端应用空白;对接某光伏企业,其N型TOPCon电池技术突破,实现“强链”升级。
而在《2025年江西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册》中,上饶经开区光伏组件柔性抓取机器人项目主要产品包括集中式光伏电站、光热电站的无人运维机器人设备,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应用相结合,让光伏产品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
优化营商环境留住客商
如同树木需要阳光、雨露和风土,大项目从招引、签约落地、审批建设到投产达效,更是离不开一方营商环境的“水土”培育。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我们选择在此投资兴业的关键考量。”去年以来,这样的评价在江西开发区企业家群体中频频回响。
近日,记者走进江西三晶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晶新能源)生产车间,微逆全自动化、三相机全自动化等多条生产线设备正高效运转。
“从粤港澳大湾区到赣州经开区,就企业发展感受而言,两地营商环境没有多大区别。就企业生产来说,我们有一半左右的PCB板材、线材、包装材料等原材料都可实现本地采购。”三晶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对赣州经开区营商环境表示认可。
近年来,赣州经开区树牢“湾区思维”,在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等方面对标深圳。同时,在政务服务大厅的基础上,已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综合窗口,实行多部门联合,将行政审批、人社、医保、银行、供电等9个部门20项关联业务进行整合,为企业提供从开办到注销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窗办”。
上饶经开区通过建立重点工作月调度机制、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逐项督办项目进度等方式,增强“事不过夜”的紧迫感,有力疏通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形成凝心聚力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护航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从项目启动之初,专班干部就全程协调解决问题、统筹保障各类要素,高效推进配套设施完善,让我们心无旁骛谋发展,真正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上饶用友数智化中心项目负责人感慨道。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