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闲鱼二手交易平台,“100元话费仅售85元”“各类燃气费服务代缴”“电费充值九五折优惠”……低价充值广告,吸引着大量“会生活”的消费者驻足。
近日,南昌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向新法治报记者披露,多名市民通过二手平台购买燃气充值卡,成为诈骗分子洗钱的一环。
根据南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供的相关案件信息显示,因被“低价充值”诱导陷入诈骗骗局的人员不少,该类代充行为或与境外诈骗团伙存在关联。
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电信网络诈骗到资金分流,从二手平台代充服务到赃款洗白,一些看似实惠的交易背后,潜藏着诈骗销赃的黑色产业链,层层套路又让普通消费者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文/龚辰欣 新法治报全媒体记者程呈
制图/龚辰欣
落入“代充燃气费”陷阱
“我以为捡了个便宜,没想到被骗了。”南昌县居民余先生在闲鱼二手交易平台上看到一则广告:“1000元燃气充值卡,只需900元。”他按照卖家的指示,支付了900元,并提供了自己的燃气账户信息。
2月17日,一笔1000元燃气充值费到达南昌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账户,还未来得及使用,该笔充值费却被冻结。
“经过调查发现,这笔资金实为海南省海口市某居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涉案款项。”南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研判打击大队大队长余奋安告诉记者,不法分子通过“代充燃气费”的方式,将诈骗所得的1000元赃款与余先生支付的900元进行了资金置换。
在此过程中,诈骗资金最终流入南昌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账户,完成了赃款洗白。由于缺乏防范意识,余先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诈骗分子洗钱的“工具”。
“近期我们公司账户收到的多笔外地涉诈资金,都是居民通过二手平台购买充值卡,再由外地受害人汇入的。”南昌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关闭某银行高风险缴费通道,并与南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建立联动机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实调查。同时,该公司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提醒,呼吁市民增强防范意识,认准官方平台充值缴费。
据悉,除了燃气卡,像低价充值话费、油卡、购物卡等类似“薅羊毛”的套路,都是不法分子“洗钱”的方式。目前,全国多地已查获多起类似案件。
2024年,瑞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在侦办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时,发现被害人银行卡流水中有大笔的金额被用作充值手机话费。民警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打掉一个通过二手平台低价销售话费的方式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洗钱”团伙,抓获5名团伙成员。
据调查,团伙成员王某辉为赚取好处费,陆续组织亲戚朋友杨某等4人,通过自己与借取他人名下的二手平台账户,在平台上挂单,销售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话费“慢充业务”,客户仅需支付740元至840元的价格就可以获得1000元话费,但话费并不是立即到账,一般需等待3至15天。
这类现象并不少见,除洗钱外,还有打着“代充”的幌子,实施诈骗行为。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全国多地均有消费者反映在二手平台购买低价充值服务被骗。
网友“@在成都的化州人”在社交平台上吐槽:“之前也购买过类似的商品,只不过折扣没有这么大,一般是八五折,这次贪心买了个六五折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卡。卖家说最晚7天后到账,结果平台7天后自动确认收货了。”
当他联系卖家时,对方账号显示因涉嫌违规行为被封禁。
借“地域信任”布下黑色产业链
据公安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显示,此类通过购物卡转移涉诈资金的诈骗洗钱新套路,在全国多地高发。
“不法分子在二手平台发布低价代缴生活费业务,往往是借助地域信任、贪图小便宜心理吸引本地居民购买。”余奋安向记者揭开低价充值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江西泰和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破获的一起案件也印证了这一套路。3月15日,泰和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在某居民楼内查获一贩卖全国各大连锁超市购物卡电诈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查获涉案手机、电话卡若干。
经查,犯罪嫌疑人谭某某、刘某、郭某分工明确,谭某某负责联系“上线”对接业务;郭某负责推销、转卖购物卡,并将购物卡账号、密码或者二维码提供给买家;刘某则负责“客服”工作,解答买家的疑问。
“该团伙利用超市购物卡不记名的特点,在明知所购超市购物卡是境外诈骗分子用涉诈资金转换成的情况下,依旧选择低价购入,再以原卡面值九折价格快速出售,从中赚取差价获利。”泰和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黄欢显告诉记者,初查,该团伙已为境外诈骗分子转移违法资金超过50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谭某某、郭某、刘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2月18日晚,江苏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接到辖区某超市的一条异常购卡线索,一名男子一口气购买了价值14.5万元的购物卡,引起了超市工作人员的怀疑。在民警及时拦截和劝说下,周某认清自己遭遇诈骗的现实,并于近期至购卡点,办理了14.5万元购卡费用的退还手续。
另外,“洗钱”团伙通常会先以高额佣金招募缴费代理商,由代理商在二手平台、社交平台等发布这些低价充值广告。当收到客户的钱款后,代理商扣除酬金,将缴费资金转入“洗钱”团伙账户。
余奋安解释,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赃款,例如在网络上投放弹窗广告,诱导外地网民进入钓鱼网站,窃取账号密码及支付权限,对开通免密支付功能的账户,利用窃取信息进行高频小额盗刷,然后将这些盗刷赃款用于给客户代缴话费、油卡、电费等充值服务,快速变现。
以燃气充值卡骗局为例,“洗钱”团伙在收到客户充值的费用后,便将需要充值燃气的账号及充值金额告知上线,由上线使用被害人账户内的资金,向这些账号充值燃气费,利用正当充值燃气费交易的“外衣”达到掩饰、嫁接、转移违法犯罪资金的目的,致使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损失款难以追回。
不断更换账号规避平台筛查
“我以为是平台搞活动,没想到是骗局。”上海市民刘女士也在小红书发布了自己的“入坑”经历。她在一家二手交易平台上购买代充话费服务,结果被运营商告知其号码已涉案,已被停止通信服务,之后刘女士名下号码全部停机。
3月27日,针对低价充值乱象,记者联系了“闲鱼”客服。客服人员回复:“这是一种诱导性消费,我们系统会通过大数据对低价充值广告进行筛查。”
客服表示,平台已注意到此类问题,并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监管。“用户在发布商品时,我们会进行审核,对违规卖家进行处理。同时,我们也提醒消费者,部分低价代充存在引流现象,卖家私底下会要求加价,这类行为可以通过平台举报。”
记者发现,尽管平台采取了措施,但低价充值广告依然屡禁不止,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不断更换账号和广告内容,规避平台的监管,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存在法律风险。
“小便宜”背后的涉“刑”风险
这些“小便宜”背后,涉“刑”风险显而易见。
“站在消费者角度,参与这些看似优惠的低价充值,看似只是占小便宜,其实隐藏着较大的法律风险。”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华生表示,如果消费者明知对方是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在利用低价充值的方式进行洗钱,还配合参与充值,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或者是涉嫌洗钱罪的共犯。而帮助犯罪分子洗钱的“卖家”可能直接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即使消费者不知道对方的资金是违法犯罪所得,偶尔参与低价充值活动,也存在一定风险,该行为客观上与违法犯罪分子所得资金有关联,所以消费者资金可能会面临冻结,导致充值行为无效。黄华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充值服务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避免因贪小便宜而卷入违法犯罪活动,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知道犯罪分子的新套路、新方法。”
南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广大群众,异常低价交易背后往往都有猫腻,切勿因小便宜陷入违法困境,发现可疑交易请立即拨打96110举报。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