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杨文超、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3月27日,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江西预计增加投入29.2亿元落实10件民生实事(注:10件民生实事具体内容本报3月20日1版已报道),延续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困难群众救助、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在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的领域推出一批如肺癌筛查、食品安全检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交通保障、“口袋体育公园”建设等新措施,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现有财力可承受
江西将努力推动各类民生保障标准与财力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经匡算,10件民生实事全省预计需增加投入29.2亿元,各级各部门现有财力可承受,省财政负担部分已列入2025年省级政府预算,市县根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落实好经费保障。
兼顾兜底线和补短板
对有需要的各类困难群体提高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范围,守住兜牢民生底线。针对卫生健康、交通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和全民健身等群众诉求多、社会关注高的领域,靶向施策,补齐民生短板。
兼顾促消费和增后劲
通过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扩大就业规模,以居民增收带动消费增长;创新消费形式,对老年人分类给予差异化用餐补贴、鼓励各地向入托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提升群众消费意愿;依托现有场地合理改造,增加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让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接下来,江西将按照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的分工,压实省直部门主管责任和市县部门主体责任,全力推动项目早实施、早落地;及时细化工作安排,拿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措施;落实支出责任,优先保障民生实事项目资金需求。
同时,江西还将建立民生实事工作台账,及时发现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对进度偏慢、推进不力的实事项目进行重点督办;加大对市县民生资金保障的全流程监控;建立健全民生实事执行中的跟踪督办机制,强化激励约束,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