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江西人杰  >  先进人物
桃花坞里耕新梦 大山深处绽芳华
江西宁都“新农人”宋小兰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2025-04-01 06:28:51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编辑:王世强    作者:李维圣汉 梁武健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是怎样的初心,让她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中,依然心系故乡的山水田垄?是怎样的情怀,让她放弃优渥的生活,投身充满未知的农业创业?是怎样的担当,让她在财富与成功接踵而至时立志带领乡亲们共奔富裕之路?她,是赣州市宁都县大沽乡的宋小兰,一名从大山走出来,又回到大山创业的“新农人”。

      3月29日,记者走进由江西省妇联驻上海妇女工作委员会主办、赣州市长三角妇女联合会承办的《赣女成长初心不忘》专题采访现场,了解宋小兰的奋斗故事,感受长三角地区熠熠生辉的巾帼力量。

    采访现场

    宋小兰

      破茧:离开大山闯出致富路

      1969年,宋小兰出生在宁都县赖村镇莲子村。连绵的大山环绕着村庄,加上家里兄妹众多,宋小兰的生活十分拮据。14岁时,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家庭的重担过早地落在了宋小兰的肩上,却也成为她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宋小兰一边在书海苦读,一边在田间挥洒汗水,泥土的气息滋养了她的体魄,更让她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眷恋。

      1992年,宋小兰走出大山,前往深圳,开启了“打工妹”生涯。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光明幼儿园当老师,之后转行做会计。最开始,宋小兰连借贷都难以分清,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逐渐在公司崭露头角。28岁,宋小兰担任光宝集团的财务经理,用努力证明了奋斗的价值。

      2002年,宋小兰和爱人前往上海创业。创业初期,她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和沟通技巧,凭借真诚和专业迅速打开了市场。随后,宋小兰夫妇俩在昆山开办模具厂和冲压厂,为华硕等大客户供货。经过五年的精心经营,企业营业额稳步增长,宋小兰在商界站稳了脚跟。

      归巢:情牵故土开启创业新篇

      尽管在都市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宋小兰从未忘记自己的根始终扎在农村。2007年,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再次点燃了她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怀。宋小兰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方向,一个回乡创业、带领乡亲致富的想法在心中逐渐成形。

      2009年,宋小兰夫妇毅然决定返乡创业。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考察调研,2012年12月31日,在大沽乡党委的支持下,宋小兰夫妇与上淮村争岭组签订了2036亩山地的流转合同,并租赁了1000多亩土地,正式成立“桃花坞生态农业(宁都)有限公司”,开启充满挑战的“新农人”之旅。

      革新:打造生态农业样板

      创业初期,在与“长三角”农企的交流中,宋小兰夫妇接触到了现代农业理念。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增加,产品溯源成为市场新需求。他们决心打造有机农业和生态农庄,并将多年打拼积累的经验与对农业的新理解融入其中。

      为践行生态环保的经营理念,宋小兰做出了诸多努力。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她坚持摒弃饲料喂养,改为利用山地资源种植青料、红薯等传统作物,并搭配玉米、米糠等喂养。在种植方面,她坚守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洒除草剂的原则,坚持人工除草。为让消费者放心,她还在桃花坞安装摄像头,全程记录种植养殖过程。

      经过多年的投入和经营,桃花坞基地已累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种植了1000亩杉木、400亩红橡木。生猪、山茶油、土蜂蜜、赣南脐橙四个支柱产品均获得有机认证,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共富:携手乡亲奔赴美好未来

      大沽乡上淮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民大多外出务工,老人和孩子则留守家中。桃花坞的创建,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为带领当地乡亲致富,宋小兰邀请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形式入股公司,让村民既能获得务工收入,又能享受公司分红。

      “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我们回乡创业的初衷。”多年来,宋小兰夫妇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承诺。村民的鸡蛋、竹笋销售困难,他们主动上门收购;下雨天,邻居家孩子上学不便,他们开车接送;有村民患重病,他们帮忙送医并垫付医药费。该基地还吸纳了20多户困难户,工钱较其他地方更为优厚。此外,宋小兰还定期收购乡亲们的土鸡蛋、梅干菜等土特产,统一包装销售,助力“山货”走出大山。

      近几年,宋小兰夫妇每年捐赠数万元助力莲子村的建设,带领乡亲们靠山吃山,共同致富。

      回馈:传递温暖的公益力量

      宋小兰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2022年9月,她四处奔走筹集物资,捐赠了20多万个N95口罩、3000多件防护服和800多个高音喇叭、300多个移动音箱等;平时,她坚持每年资助困难学子和老人。在她看来,生命的价值在于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回乡创业、带动乡亲致富、关心弱势群体等,这些事情会增加生命的宽度。

      不是所有鲜花都盛开在春天,不是所有河流都流向大海,但只要心中有方向,山海皆可平。大山的女儿宋小兰,在大山的托举中走出来,又反哺着大山,让莲子村的发展之脉长盛不衰,用实际行动诠释“新农人”的责任与担当。

      李维圣汉、信息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梁武健/文 李赛龙/图

    信息日报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电子报 -